高职教育动态2016年第4期(总第21期)

发布时间:2016-01-22 浏览次数:

高职教育动态

高职资讯.内涵建设.经验交流.问题探讨

2016年第4期(总21期)

本期要目

> > >观 点< < <

行业指导职教发展,美中不足有哪些

职业教育不能为职业证书所累

高职教学管理如何创新更有实效

“十三五”职业教育创新从哪儿破题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摘要)

高职创新发展再开新局

“工匠精神”是安身立命之根本

“有用、有趣、有效”的课堂才是真正好课堂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七问

1翻转课堂面临实践困境

> > >信 息< < <

11、把握机遇 真抓实干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12、世界首份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报告”出炉

主 办:高教研究室 联系电话:0451-85560128

> > >观 点< < <

行业指导职教发展,美中不足有哪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尹玉辉)

行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对加强职业教育紧跟行业人才需求动态,学习前沿技术,及时依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2010年,在教育部的直接推动下,我国建立了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2015年7月份,教育部发布了“2015-2019行业指导委员会名单”,期望行业指导委员会能够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指导与改革,走出劳动力缺乏与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怪圈。

要充分发挥行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其组织的基本形式与架构,参与成员情况必须科学合理,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各参与方的积极性,推动学校和企业有效沟通。为分析我国行业指导委员会发展现状,探索其组织构成情况,笔者对行业指导委员会名单进行了数据梳理和分析,呈现一个全面的行业指导委员的成员构成信息,进而对我国的行业指导委员会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突出了政府主导,企事业参与迈出一大步

教育部发布的《2015-2019行业指导委员会名单》,涵盖了62个行业中的54个行业的详细名单(有8个行业该名单没有体现),其设置基本包含四个部分:主任委员1名、秘书长1名、副主任委员3-5名,委员若干。

54个行业共有2922个委员,平均委员人数为54人;每个行业有1名主任; 52个行业共有副主任委员272名,平均副主任委员数5人;秘书长53名,除粮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未设秘书长之外,其余53个指导委员会各设1名秘书长。

行业指导委员会很好地贯彻了教育规划纲要中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性原则: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通过对委员会54个委员主任的职务身份进行统计,政府人员有33名,占比最大,为61%,其次为行业协会人员,16名,占30%,两者之和超过90%。另外有3名来自政府培训中心人员,有2名为大型国企(铁路和航空)人员。政府主导职业院校发展这一原则切合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显示出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

秘书长的设置体现出以政府为重心,以高职院校和行业协会为主,其他机构为补充的设置机制。54个行指委中有53个行指委设立秘书长一职,其中20位来自政府,占比37.7%;11位来自学校,占比21%;8位来自行业协会,占比15%;5位来自普通本科高校;3位来自企业;1位来自研究机构。

本次行指委参与机构的特点是以高等职业学校为主,企业事业单位和中等职业教育院校为辅,同时行指委成员多、覆盖面广,为引导职业教育发展适应社会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础。特别是本次行指委参与的企事业单位已经占总成员数的19%,迈出了职业院校与企业生产实践无缝对接的一大步。

中职低比例参与,同高职全员参与呈现巨大反差

从名单中可以看到,高等职业院校几乎100%参与其中,既显示出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也显示出高等职业院校自我发展的迫切性。当前我国正处在产业升级的关键期,满足需求的高技术人才培养不足。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参与行指委,对于加强我国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将起到积极作用,缓解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期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失衡的状况。

与高等职业院校几乎全员参与形成反差的是,中等职业学校参与行指委院校占中等职业学校总数比例过低。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数量下降到1.19万所,进入行指委的院校为459所,占整个中等职业院校的4%,中、高职参与行指委所占比例呈现巨大差异;同时,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量远超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在校生数,几乎是后者的2倍,然而参与到行指委的学校仅为后者的1/25。

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社会所需大量技能型人才的最主要途径,是经济新常态下实现转型升级的必要人才支撑,是实现我国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的重要保障。从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参与行指委的比例情况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亟须加强。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尽管国家不断推出免学费、国家助学金等多方面措施,却仍呈现萎缩迹象。2013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下降至1923万人,与2010年相比,下降幅度达到14%。同时,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与普通高中招生数之比从51∶49下降至45∶55。中等职业教育亟须政府在财政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加大行业企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指导力度,增强中等职业院校参与行指委的深度,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升中职教育形象。

本科院校参与不足,难以实现人才贯通培养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须要有超前意识,而本科高校参与数量直接决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超前性。当前本科高校参与行指委的数量为236所,占整个本科高校数量的2%,这与我国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趋势相去甚远。

2013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报告,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国内外比较研究,提出了发展应用型本科的思路。

另外,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困境之一是“断头教育”,即高等职业教育毕业学生难以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学历成为一个人潜力发展的决定因素,根据韩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统计,4年制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比职业院校毕业生平均高44%。

改变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现状,需从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抓起,与本科教育衔接建设一批应用型本科大学,为此,行指委还应吸纳更多的本科院校参与进来。加大本科高校参与,实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是行指委拓展教育发展通道的下一步举措。

公办学校参与为主,民办学校成点缀

民办教育已发展成为我国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财政支出有限的情况下,有力弥补了我国教育资源的紧缺状况。

民办职业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有力补充。2012年,我国民办中等职业院校占全部中等职业院校的比例达27.1%,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占全部高等职业院校的比例达24.4%,总体占比超过1/4。在我国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最为发达的四川省,其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占中等职业学校总数的比例达到45.2%;而我国民办专科高职办学最为发达的海南省,其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占高等职业院校总数的比例也达到45.5%。

但是从民办院校参与行业指导委员会的比例来看,仅占学校总数的1%,变成万花从中的一点绿。

提高民办院校教学质量对提升我国整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至关重要,行指委要加大对民办院校的吸引力度,政府鼓励更多的民办院校参与进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当前民办职业院校发展无论在数量、质量还是社会声誉方面,都难以与公办院校相提并论。民办职业院校真正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强有力的补充,还需要政府加强扶植力度,给予民办院校与其规模相适应的事务参与权和发言权。积极鼓励和吸引民办院校参与行指委,是下一步政策的重点。

区域不均衡,中西部参与学校数量不到一半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多样性,一直以来,我国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发展现状。

参与本次行指委的高等职业院校,来自东部为670所,占比53%,超过中西部的总和;来自中部的有341所,占比27%;来自西部的为242所,占比19%。中等职业教育参与的依然东部院校占比最高,为58%,中部院校占比最低,为19%;西部院校占比为23%。

区域发展不平衡在我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职业教育作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教育类型,也与我国当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相一致。依据2012年数据,对我国31个省区的定量分析显示,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发展均严重不均衡,东部省区的综合发展水平明显处于优势,西部省区发展不足。

抓住我国产业内迁的发展契机,积极引导中西部职业教育院校参与行业指导,是培养中西部产业发展所需的一线技能人才,加快中西部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0405

职业教育不能为职业证书所累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教中心 聂伟)

2016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推出一批简政放权改革措施,在此前四批取消200多项职业资格的基础上,再取消6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几乎占到了资格证书总数的一半。

有人担心,职业资格证书取消了近一半,是不是职业教育也要随之减少相应的规模或进行调整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都取消了哪些职业资格证书。被取消的职业资格证书,有的是由于产业技术进步,职业岗位成为了历史,如电话机交换机务员;有的资格证书是因为技术含量低,很容易就可以掌握,没必要用设证来作为门槛进行规范,比如木材搬运工、割草机操作工、松香包装工、罐头封口技师等;还有的是被新的职业证书涵盖,如执业兽医资格可以涵盖被取消的动物检验检疫员和动物疫病防治员,旧有的资格没必要再保留。

其次,我国职业证书设置部门和机构较多,存在重复设置、交叉设置等问题,证出多门、管理混乱现象较为严重。有专家直言不讳地指出,我国一些地方、部门、行业自行设立的职业资格多达2000多项,证书太多、考试太滥的问题非常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职业”证书,可能用“岗位”证书来表达更为准确,是因“岗”设证,而不是因“业”设证。

再其次,从我国职业资格体系运行来看,具有很深的“历史印记”,滞后于经济产业发展的步伐。从这方面来讲,职业教育对经济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反映更为敏感,更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调整比职业资格证书及时,走在了职业资格证书改革的前面。

由此可见,职业资格证书裁减近半的幅度并不会对职业教育造成同等程度的冲击,甚至可以说影响很小或几乎没有影响。

其实,我国现行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教育的关系,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密切。受行政管理体制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我国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和学校职业教育体系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它们属于两个世界,是两套体系,有各自的规范。

毫无疑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主要看职业能力,但职业能力靠什么检验和展现,尚不明确。目前,职业院校普遍的做法是通过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数量或级别进行衡量,以至于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和评判标准。

但是,职业院校办学不能为职业证书所累,职业资格证书也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水平。就职业院校办学而言,不能“为了证书而证书”,学校的根本目的还在于培养人,培养一个具有完全人格的社会人。为了凸显职业教育的特征,证明其存在价值,不少职业院校过度强调学生技术技能的训练,忽视了职业道德熏陶和素养的养成;过度强调技术性、工具性的训练,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和关怀。就职业院校学生而言,也并非证书越多越好。其一,证书多会引起水分大、含金量低的质疑和反作用。现实的例子就是,有的毕业生怀揣几个证书都找不到工作,难以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其二,学生在学期间要考的证书多,为了考证而考证,急功近利,失去了教育的应有之义。其三,不少证书考试都是低水平的考试,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也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所以,对职业学校来说,裁减职业资格证书可以说是件好事儿。也许,当下职业学校要做的不是考虑让学生获得什么证书,而是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造职业教育品牌,形成名校效应,赢得社会声誉和口碑。

如前所述,我国各类职业证书设置部门与学校教育之间沟通较少,是造成证书名目繁多、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借鉴国际经验,欧盟、澳大利亚、韩国以及印度等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各自的国家资格框架,构建起学历体系和职业资格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缩小或者消除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之间的差距。

我们也应该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在宏观顶层设计上给学校教育和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沟通绘制路线图,建立体制机制。一来可以为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沟通建立桥梁,提供科学依据和标准规范。二来可以真正搭建起适龄青年成长的立交桥,形成终身学习的框架机制。三来可以避免职业院校盲目围绕职业资格证书转,将办学转向关注学生个体成长和素养完善的轨道上来。最后,还可以使技术技能人才具有与其他人才相比较的框架依据,获得与其他行业同层次人才大体相当的福利待遇,享有大体相当的社会地位,从根本上解决职业院校学生的出路,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0405

高职教学管理如何创新更有实效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刘玉东)

高质量理实一体化教学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生命,创建符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理实一体”教学管理模式是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的重点是完善机构设置,构建“研产学用”结合的教学管理组织;弱化学科痕迹,强化专业建设,构建“研产学用”结合的专业管理模式;创新课程设置,构建“研产学用”结合的课程体系;加强“理实一体”教学管理,实现“五个合一”。

完善机构设置,构建“研产学用”结合的教学管理组织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构建“研产学用”结合的教学管理组织,关键是要建立校企共建、相互协作的教学管理机构。高职院校应在构建校企合作的教学管理组织机构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相应的制度创新和激励机制,吸引企业支持、参与构建校企合作组织。

在具体实践中,应在学校层面设立相应的由校长与企业总经理直接领导的“研产学用”结合的管理委员会,负责教学管理方针、政策、规划和措施的制定与监督考核,发挥全局把握作用。管理委员会下设分委员会,一般可以按具体的二级院(合作企业相关部门或人员参加)系统的设置,负责二级学院(或系部)教学管理的具体落实,包括经费管理、实训基地建设、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和课程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教师企业实践,以及企业技术攻关、职工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等一系列具体事项的落实。通过校管理委员会及院系分委员会,形成一个功能齐全、上下联动、内外合作、产学结合、学生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的高效组织管理系统,这既可以保证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实施过程更加符合“研产学用”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也可以使教学管理者和教师真正走出校门、进入企业,在校企合作中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加强专业建设,构建“研产学用”结合的专业管理模式

加强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的重要任务和内在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必须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努力追求“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成长之路,按照社会需求进行校企共建和特色创新。

首先,要创新专业建设理念,根据社会需要和市场变化趋势,动态优化专业建设方案及核心课程设计,追求办学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目标;其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及其他软件建设,不断巩固专业建设基础;再其次,要做到因材施教,实施“差别化”教学及管理,不断适应高职教育分类招生改革的需要;最后,要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凸显高职专业建设特色。在高职专业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构建“研产学用”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关键是要将处于相对独立、彼此分离的教学管理各项活动整合成为规划设计、实施管理、质量监控“三位一体”,使教研科研、生产经营、理论与实践教学、实习与就业等有机衔接和相互贯通,使企业真正融入到学校教学体系之中,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和践行者。

创新课程设置,构建“研产学用”结合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创新高职教学管理,必须把创新课程设置放在首要位置,关键是构建“研产学用”结合的课程体系,这就要求教学管理工作者在思想观念上,尽快完成从理论与实践教学分割型向“理实一体”型教学的根本性转变;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学用结合”教学模式。

在课程设置方面,要重点加强主干核心课程实践环节的建设力度,在深入分析市场需求、职业岗位群趋势的基础上,确定各岗位群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岗位技能标准和素质能力要求,建立适合职业岗位群特征的课程开发模式,形成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任选课、素质拓展课等在内的专业课程体系。高职院校要按照专业对接产业、教学内容对接就业岗位的要求,加大投入,不断开发项目课程和课程资源库,建立互联网+课程资源库平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高职院校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与“研产学用”结合的课程体系相适应,要不断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借鉴发达国家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经验,建立专业教师“宜进宜出、双师结构”制度,确保教师教学、科研与社会生产实践的贯通。

强化“理实一体”,实现“五个合一”的教学管理模式

近年来,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在省级示范校创建过程中不断加强教学管理模式创新,逐步探索出强化“理实一体”、实现“五个合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各专业“理实一体”课程体系建立要以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和标准为基础,专业课程体系必须由“理论(50%以下)+实践(50%以上)”课程内容构成。

二是按照企业相关岗位高级工和技师技能要求和标准,每个专业校企合作制定专业教师企业相关岗位考核过关指标体系,开展三年一个循环的过关考核,考核结果与教师晋职晋级和奖惩挂钩。

三是各专业新建校内实训基地要真实还原企业生产一线功能和工作场景,原有校内实训基地要加快改造升级,鼓励有关专业与企业全方位合作共建。

四是建立各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由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教师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制度。学院支持成立以大二、大三优秀学生为主体的计算机网络维修中心(创业企业),承担院内70%以上的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的维修与维护任务,学院在经营场所和维修费用上给予支持。

通过教学管理组织结构调整,专业建设模式的改革,实训基地的功能拓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创新,目前,学院已经逐步实现教学管理的“五个合一”:在校管理委员会及院系分委员会模式下,构建了专业教研室、实验室和工作室组成的“三位一体”微观教学管理组织;形成了传统教室的“理实合一”教学场地实景;明确了教师能力的“理实合一”要求和岗位技能考核制度;强化了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理实合一”的设计与实施;加大了考核“理实合一”的评价力度,特别是重点专业和校企共建专业建立了校企合作评价机制。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0405

“十三五”职业教育创新从哪儿破题

(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张健)

创新驱动是国家既定的发展战略。在国家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创新驱动作为一个指标大项,更是首次被写入了规划纲要之中。面对这一要求,职业教育该如何应对,实现创新驱动,可持续健康发展呢?

抓原创,力求理论引领创新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理论引领一直是一个伤痛所在。“半壁江山”的体量和规模,众多的研究专家和学者,提不出属于职业教育自己的本真的理论、模型或研究思路,创建职业教育自己的研究领域和话语体系,而只能依附普通教育学理论,从那里找理论、找方法,做些改头换面的处理,用来指导职业教育的实践。显然这种经过“整容”的伪理论、假理论,根本不可能引领职业教育走向成功。

“十三五”期间,这样的错位引领再也不能让它持续下去了。职业教育应该耕耘自己的研究领域,创立迥别于普通教育学的、属于职业教育的原创理论,才能开创职业教育研究的新局面。其中跨界与整合理论就是职业教育的本真理论、原创理论。

姜大源先生提出的职业教育的跨界理论,是对职业教育性质的准确界定,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他指出:跨界的职业教育“在办学制度层面,‘校企合作’的办学形式打破了封闭的企业与学校各自运作的‘围城’。在人才培养层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跨越了分割的工作与学习各自孤立的‘界限’。在社会功能层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指向跨越了传统的职业与教育各自定位的‘疆域’。”

笔者提出的整合理论,亦是对职业教育本质规律和方法论的哲学把握,专著《高等职业教育整合论》,创新了高等职业教育整合研究的理论基础,梳理了高等职业教育整合发展的历史演进,从实践视角总结了高等职业教育整合发展的整体经验。

破难点,重视实践突破创新

“十三五”的五年时间,是职业教育站在新起点、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段。职业教育面临着许多有待突破的实践难题。

如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现路径和制度创新”问题,“探索区别于学科型人才培养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实现形式和培养模式”问题,“以学分转换和学力补充为核心的职普互通机制”问题,“融人文素养、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为一体的育人文化建构”问题,还有“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如何适应和助推经济发展的问题,新常态下职业教育如何服务于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驱创新的问题等。

除了这些新问题外,还有一些长期困扰我们、推进不力的老问题。如校企合作长期存在的没高度(理论不高,“矮”)、没长度(长效难求,“短”)、没广度(宽度不够,“窄”)、没深度(延伸不济,“浅”)、没效度(效果不佳,“穷”)的“五度”问题。职业教育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就是要在解决这些新旧惑点、重点、难点、盲点问题上做文章、下功夫、求突破,以实现实践突破创新。

成机制,让创新成为追求和自觉

“十三五”期间,是一个必须把创新放在心中、扛在肩上的历史时期,是创新成为时代主旋律和主基调的年代,职业教育岂能甘为人后。何况,没有创新就没有职教的发展,就没有职教的进步,就没有职教的出路。创新是职业教育别无选择的必由之路。

所以,每一位职教人都应该以创新为己任,积极投身于改革创新的时代洪流和大潮中去,让创新成为一种常态,一种机制,一种追求,一种自觉。

也许有人怀疑自己的创新能力,而惮于创新。其实,创新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它并不神秘,也不是谁的专利。它其实就是跨界、迁移和整合。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可见它是时时、处处,人人能之的。而且创新是在创新中练就的一种能力,你不去创新,就永远不会创新,永远与创新无缘。创新,是人的发展与成长的最好的推动力,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核能。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0405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摘要)

2011年——2013年普通高校专科在校生比例分布

2010年——2014年高校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获奖比例

2014年全国本科高校各类高层次人才分布

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2014年全国本科高校高层次人才地区分布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布的首份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报告以充分的教育自信和冷静的教育自省为主要基调,从“五个度”(即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办学资源的支撑度、质量保障的有效度、学生和用户的满意度)进行多维评判,在国家数据库、评估认证报告和系列质量报告的基础上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力求用科学方法和国际视野客观全面评价中国高等教育质量。

从总体上看,进入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硬指标”成倍增长,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软实力”显著增强,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这些前所未有的翻天覆地变化,展示中国高等教育正由大国向强国大踏步迈进。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状况主要表现在:

1.社会需求适应度

满足社会人才需要,适应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引领能力不足

中国高等教育体量世界最大,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新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2014年在校生规模3559万人位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37.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上大学”的强烈愿望,为各行各业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有力提升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

中国高等教育院校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得到改善,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匹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异军突起,中西部高校增量明显,高职院校占居“半壁江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格局。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趋于理性,与产业结构对接更加紧密,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

中国高等教育科技实力不断增强,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全国高校基础研究保持绝对优势,科技成果绝对量维持较高水平,系列科技创新平台大大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产生了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重大成果。在国家科技成果三大奖获奖数量、科技论文、科技专著等都占据了全国70%的份量,高校成为国家科研成果的“大户”。

高校一流人才培养和创新动力不足,对国家发展战略支撑和创新引领不够。从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来看,高校“新四化”人才等一流人才培养不足,创新团队匮乏和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学科专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集成创新不多,重大项目联合攻关机制不畅。一流成果不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不高。高校内生动力和活力不足,对创新驱动发展支撑引领作用不够。

2.培养目标达成度

高校分类培养多种多样人才,立德树人提升学生全面素质

各类高校开始理性定位、注重特色发展,形成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格局。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各高校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因地制宜找准办学定位,各显其能特色发展,立足实地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各司其责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和技能型多样化人才,改变了以往高校办学同质化现象,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高校分类体系。

校企合作、行业协作等联合培养和协同育人的“组合拳”有突破、见成效。围绕“怎么去培养人”,国家高密度、大强度出台重大综合改革计划,推动高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拔尖人才”和“卓越人才”等校企合作、行业协作的一套“组合拳”取得新进展,联合培养和协同育人初见成效。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是“软肋”,对人才培养的“短板”现象应有足够警觉。高校开始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缺乏制度保障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社会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空间还比较有限,尚未形成长效机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招不多。全国高校各类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总体较高,在一些高校不同程度存在放松毕业要求、毕业生“用所非学”等“短板”现象,应引起各方面足够的警觉。

3.质量保障有效度

多主体内外结合公共治理,多形式监测评估行之有效

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采取系列行政举措有效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政府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政策指导、不断完善制度和实施质量工程、设立重点项目等一系列措施,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切实保障了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充分体现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制度优势。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公共治理新格局。教育部顶层设计中国特色“五位一体”评估制度,充分发挥专业评估机构“第三方”作用,鼓励行业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建立“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内外结合”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初步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高等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

各类监测评估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实行分类评估、分类指导。合格评估兜住质量的“国家底线”,审核评估强调“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专业认证有行业企业广泛参与,国际评估鼓励与国际标准实质等效,促进高校自主办学、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发布质量报告,提高了质量监测评估的客观性和公信力。

国家高等教育资历框架和质量标准不健全,监测评估机构及资源亟待整合。国家高等教育资历(各级各类证书学历学位)框架还不健全,高等教育各类质量标准尚处建设之中,对高校办学绩效评价和参与国际监测评估项目不够重视。全国高职、本科、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与监测评估缺乏统筹协调和相互衔接,迫切需要整合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及资源,并实行行业自律管理。

4.办学资源支撑度

教育经费校园设施极大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井喷式”增长,高校“硬件”建设面貌焕然一新。2013年与2003年相比,全国高校教育经费总收入增加了3.6倍。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增加了近5倍;从2010年到2014年,全国高校固定资产总值增加了42.15%,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增加了57%,生均拨款水平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各类高校“硬件”建设投入呈现“井喷式”增长,从办学条件到校园环境,从教学资源到科研设施,高校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改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能满足教学科研需要,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高校师资队伍持续壮大,层次结构不断优化,青年教师发展潜力巨大。1999年到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教职工总数从106.5万人增加到233.6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专任教师从42.6万人增加到153.5万人(净增110.9万)。专任教师中50%具有硕博士学位,青年教师(45岁以下)超过70%,全国整体教师队伍发展潜力大、后劲足。

全国高校生均经费仍然不足,生师比居高不下,大师级领军人才比较匮乏。不同类型高校生均拨款存在差距,不少新建本科院校尚未达到国家标准(12000元/生)。高校普遍存在教学经费不足,实验、实践教学设施相对紧缺,并且从高校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总经费比例来看,近两年高校教育经费比例略有下降。全国高校生师比偏高,初中级职称教师约占80%比例,高校中大师级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比较匮乏。

5.学生及用户满意度

全面关心关怀学生成长成才,学生及用户满意度持续提升

学生对学校满意度“硬件”超过“软件”、师资素质超过教学质量。各类高校通过加大人员、资源等方面的投入和制度保障,学校教学和生活环境整体提升幅度较大,学生对在校学习、生活体验的满意度逐步提高。总体上看,学生对学校“硬件”的满意度超过对“软件”的满意度,对师资队伍的满意度超过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高校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关心关怀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努力关心关怀学生和强化学生就业工作,学生对学习过程体验和就业状况总体上比较满意,但不同类型院校存在不平衡现象。在“985高校”和“211高校”,学生对于教师学术水平的认可度明显高于教学水平的认可度;而单纯从教学质量的认可度而言,“211高校”和“985高校”反而不如一般院校。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学生创新创业总体比例较小。不同高校就业率不平衡,“985高校”“211高校”在毕业生就业率方面优于一般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比例较小,综合素质培养仍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基本认可,不同类型高校存在较大差别。业界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比较认可,但高校教学与社会实际也在不同程度存在脱节,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需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提升创业实践能力,重视发挥用人单位的评价结果对高校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改革等方面的作用。

6.放眼全球看质量

与国际质量保障主流比肩而行,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之路

中国要建设成高等教育强国,亟待以开放促改革、提质量。前30年,中国能够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得益于改革开放;后30年,中国要建成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制胜法宝仍然是改革开放。以开放促改革、提质量,是做大做强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必然路径,必须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扎扎实实把提高质量举措落到实处。

注重质量是高等教育时代命题,谁轻视质量谁将被淘汰出局。1998年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向全球昭告,21世纪将是更加注重质量的世纪,谁轻视质量谁就将被淘汰出局。“质量的实现既要求建立各种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多种评价模式,同时更需要在机构内部形成一种质量文化。”这是时代命题,也是历史使命。

国际三大新理念指引方向,与世界比肩迫切需要“三重”转变。“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教育”和“培育质量文化”,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竭力推行的三大先进理念。中国走高等教育强国之路,质量保障迫切需要实现关注重心由“教师”到“学生”、评价重点由“投入”到“产出”、建设重任由“方法技术”到“质量文化”的“三重”转变,并切实加以落实、落地和落细。

国际两大新举措“外推内引”,中国标准中国模式渐领风骚。国际组织推行“国际实质等效”质量标准和“高校优秀实践”示范引领,内外结合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国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有国际“尺度”参照,但不是被动接受国际评估。中国特色的“五个度”质量标准和中国大学的“内部质量保障优秀实践模式”得到国际上高度认可,要从战略上大力宣传推广,尽快掌握国际教育质量标准和评估规则的话语权,在国际竞争中尽快实现从跟随者向领跑者的转变。

国际两大新方法开创监测评估新时代,中国首创“数据平台”广受瞩目。周期性评估和基于大数据常态监测的有机结合,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的一种全新模式和潮流。中国建立起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数据平台”,并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向社会公开发布各类质量报告,这在国际上是一个创举,得到国内外各方的高度评价。

中国质量需要充分自信与冷静自省,以开放和创新加快强国建设步伐。中国高等教育要实现由大到强,必须增强高等教育质量的充分自信和冷静自省,并把提高质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必须以开放促改革、提质量,用“国际实质等效”标准助推中国质量提升;必须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真正支撑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实现“跨越发展”和“弯道超车”。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0408

高职创新发展再开新局

(教育部职成司 高志研)

编者按:《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简称《行动计划》)发布后,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行指委)积极响应、制定实施方案、主动承接各项建设任务。日前,教育部又印发了《关于确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任务(项目)承接单位的通知》,明确了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6个行指委的具体任务数量及分布,预估经费和各实施方案也同期发布。高职创新发展由此进入实际落实状态。今天刊发此文,就是详尽解读此次行动计划,为已然开工的高职创新发展,凝神聚气。

准确全面理解《行动计划》和各自任务,有利于高职界内各方准确结合各自职业教育办学实际,科学设定行动目标、精准描绘发展蓝图、主动规划建设内涵、从实设计任务举措,切实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更加健全发展。着眼于此,对于此次《行动计划》的理解和落实,要着力抓好其几个明显特点。

省级统筹主体意识明显强化

责任主体作用突出。《行动计划》所列87个任务和项目中,由省级政府牵头落实或参与落实的有71项,占到81.61%,顺应政府职能转变和国家财税体制改革要求,充分体现省级政府作为实施《行动计划》责任主体,积极发挥统筹和保障作用。

主动建设积极性高。各地承接任务1306项、项目12272个,预估投入经费204.12亿元;平均承接54.22项;承接的项目总数达到原定计划数的1.5倍;同时各地还根据区域高职教育现状和发展需求创新设立了符合区域特色的任务和项目。

统筹反馈机制完善。各地明确由省教育厅负责落实所承担的《行动计划》任务、项目的日常管理,指导和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各有关高职院校明确由校(院)长担任负责人,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位,确保落到实处。同时,还建立评估检查和信息反馈制度,定期组织对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和评价,将各地的完成情况作为省级财政资金支持和中央财政改革绩效奖补的重要依据。

资金保障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

建立与完善生均拨款制度。各地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向改革力度大、办学效益好、就业质量高、校企合作紧密的学校倾斜,向管理水平高的学校倾斜,向紧贴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专业以及农林水地矿油等艰苦行业专业倾斜。各地均明确落实生均拨款政策,到2017年,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平均水平不低于12000元。

建立政府投资稳定增长机制。各地预估投入经费省均达到6.38亿元,其中安徽、广西、广东、北京、山东等地超过10亿元;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少部分地区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投入力度还不够,其中甘肃、辽宁、吉林等地预估校均支持经费不足400万;还需进一步拓展资金来源。

内涵建设质量是重中之重

紧紧抓住提升质量这个根本。《行动计划》提出“发展质量持续提升”,指出高职事业发展的质量是系统质量、大质量的概念。各地高度重视以内涵建设为抓手提升高职发展质量,围绕培养“中国制造2025”所需要的人才,提高服务“互联网+”“一带一路”“精准扶贫”等国家战略水平开展建设,着力构建职教体系、建设优质学校、提升专业办学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内涵建设重点瞄准桩基性项目。各地在优质学校、骨干专业以及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性高,预估投资总额超过162.42亿,其中骨干专业建设3770个,投入67.81亿;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313所,投入63.65亿;校企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1653个,投入30.96亿。

教育信息化重在提升学习成效。各地在信息化建设上投入预估支持金额达12.27亿元,其中建设省级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97个,投入4.39亿元;省级高职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332个,投入4.83亿元;建设职业能力培养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92个,投入3.04亿元。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通过各类资源网、数字图书馆、智慧校园、云服务等信息资源和平台的建设,构建并逐步形成国家、省、学校三级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体系;通过应用推进教与学的双重改革,使其更加适合当下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规律,从根本上改善学习效果。

提升行指委指导推进积极性

行业指导优势进一步发挥。行指委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指导作用越来越显著,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从公开的信息来看,46个行指委共承接任务324项、项目1774个,预估投入经费23.12亿元。

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从行指委承接的任务看,关注的重点放在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其中重点支持紧贴产业发展、校企深度合作、社会认可度高的骨干专业建设543个,投入7.55亿;指导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社会责任感强的规模以上企业与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深度合作项目281个,投入5.04亿;以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目的推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26个,投入1.78亿;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建设职业能力培养虚拟仿真实训中心99个,投入2.68亿;引导和扶持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166个,投入1.28亿,以市场为导向多方共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34个,投入2.69亿,推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与当地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

共建共享向标准化迈进。通过行指委开展相关工作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跨区域共建共享、实现资源行业企业共建共享,通过修订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和实验实训装备技术标准,深入产教融合、校企联动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行动效果可期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基本完善。各地全面推进高职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强化对报告发布情况和撰写质量的监督管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管理和评价,以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设计诊断项目,通过反馈诊断报告和改进建议等方式,反映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质量的认可程度,建立高职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如通过开展高校教学巡查诊断、抽样复核、建立诊改档案等方式落实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主体责任、加强教育行政部门事中事后监管的制度设计,形成学校自主保证质量的举措,教育行政部门履责监管办学者质量保证能力的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此前,高职教育“走出去”的目的地主要是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形式主要是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职业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数字化教育资源。此次,多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提出在引进来的同时,助力优质产能走出去,如在境外建设“鲁班工坊”培养支撑企业在当地生产运营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通过职教援外培训基地、海外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招收外国留学生方式等探索对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援助;为周边国家培养既熟悉和认可中华文化,又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些都是实质性“走出去”的形式。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已基本形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步入更高起点的发展新阶段。未来几年,高职教育战线将以贯彻落实《行动计划》要求为工作主线,深入实施《行动计划》,凝聚共识,积极行动,形成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巨大合力,对接“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切实推动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促进发展动力由政府主导向院校自主转变、发展模式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变、办学状态从相对封闭向全面开放转变、评价内容从硬件指标向内涵指标转变、教师队伍建设从学历职称向双师型结构转变、社会服务从技术培训向应用研发转变,呈现全新发展面貌,实现全新的跨越,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来源:《光明日报》20160412

“工匠精神”是安身立命之根本

(天津机电工艺学院 王芊刘荣)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倡“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概而言之即工匠们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革故鼎新、为制作不竭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科技时代,“工匠”似乎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工匠精神”更是在我们的视野中日渐模糊。然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的正是这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仅是制造业的“专利”,更是全社会都应积极追求的崇高境界,这是契合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

“工匠精神”是一种情怀,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工匠精神”是一种素养,是“认真、敬业、执着、创新”的职业追求;“工匠精神”是一种期望,是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宏伟目标。李克强总理对企业的要求是“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何尝不是一次对各行业的总动员?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都十分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却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令人堪忧。“工匠精神”是从业人员对待职业的一种态度,是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都充分认识到其价值,在职业教育中十分注重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这也是德国、日本等国在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秘诀之一。

于企业而言,在人才招聘时往往强调严谨、负责、吃苦耐劳,可窥其对于职业精神、职业态度的看重。“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便是职业精神,这对于技术产业等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只有具备了职业精神,从业者才能具有强于他人的就业竞争力,才能在千军万马中拔得头筹,才能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

于国家而言,“国家兴盛,人才为本”,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国之所需的栋梁之材;“人才培养,教育为本”,塑造、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应当引导其自觉践行“工匠精神”,以促进其顺利就业并获得发展。作为学生,需要充分认识到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的“制胜法宝”不仅是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职业精神特别是“工匠精神”更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

培育“工匠精神”,职业教育要先行,职业教育工作者要先行,要将其“落细落小落实”:细处着眼,以期润物无声;小处着手,以求人人可为;实处着力,以至知行合一。正如詹天佑曾言“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身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当有此类“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激昂慷慨。职教同仁戮力同心、和衷共济,定能为“制造业强国”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0412

“有用、有趣、有效”的课堂才是真正好课堂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 段福生)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作为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我经常深入课堂听评课,也会被邀请到其他兄弟院校听评课。在听评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1:课堂教学内容陈旧,不能适应行业发展趋势。曾听过汽修专业“发动机机械修理”的一节课,整节课都是教师在讲授化油器的控制原理。不能否认,让学生适当地了解这些原理是必要的,但就目前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而言,学生更应该掌握的是电子燃油喷射系统与缸内直喷技术,甚至是更为先进的系统装置与技术。很明显,这样的教学内容是陈旧的、过时的。而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培养的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大多会在一线岗位工作,因此,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必须与行业产业发展趋势紧密契合。

问题2: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仍占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同样还以上面的那节课为例,从教学现场来看,教师讲得费劲,学生学得费力。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单调、教学资源不足。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曾说过:“我听见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职业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化抽象原理为直观形象,大力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在做中学,真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问题3:课堂教学效率低、效果差,教学目标达成度低。如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都出了问题,教学资源又不丰富,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想而知。教学目标不能达成,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收获,更谈不上获得应有的发展,这种课堂教学自然就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有感于此,我在学校提出要积极构建“三有”课堂,就是让课堂有用、有趣、有效起来。

有用,指学能致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呈现的内容,对学生的成长要有价值,而且尽可能要有较高价值。职业教育不仅要为学生就业打基础,更要为其一生的发展做准备,因此我们所提倡的教学内容有用,不仅是指短期的有用,让学生能学到实用的知识、技能或方法,提高工作成效,更是指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用,使其提升综合能力、形成正确价值观等。所有课程的教学内容都必须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良好的素质及人文情怀有用。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则要求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从生产任务中来,从工作岗位中来,这样不仅对学生当前有用,有助于他们掌握技术技能,体验岗位职责,感受企业文化,帮他们找到满意的工作;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用,可以为他们增强社会担当、有声有色地工作、有情有义地交往、有滋有味地生活奠定基础。

有趣,指学有所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节课索然乏味,学生就会觉得枯燥,应付差事;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会强迫或灌输,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而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弱,但思维又很活跃,喜欢动手操作,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学语言魅力,让课堂充满活力,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享受到学习乐趣,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有效,指学有所获。有效既是指课堂投入与产出相宜,实现教学目标,更是指学生通过学习之后有所收获,有所发展。学校提出,每一堂课,该投入的要投入到位,投入到位了,就要产出到位。理想的状态是,以更少的投入,有更多的产出,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要有最大的收获。所以,教学既要讲效率,更要追求效果,要关注隐形的、长期的效果,真正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有所得、有所成。

有用、有趣、有效,三位一体,各有侧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学校对课堂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为此,学校多措并举,积极推进“三有”课堂建设。

一是加强教师培训,引导教师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学校通过集中讲座、互动交流、示范引领、模拟教学、实战演练等多种形式,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转变,从关注“教”什么转变为关注学生最需要“学”什么,从关注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关注能力的培养、素养的提升,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二是分类制定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以“三有”的要求与标准引领教师教学。首先是定标准。经过不断的实践、调整,我们针对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的不同类型,分别制订课堂教学标准,将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和手段、基本素养、教学效果等教学要素,分解到有用、有趣、有效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其次是找差距。通过教研组活动、学习示范课等形式,解读评价标准,引导教师对照标准找差距。最终是强质量。学校建立兼职督学队伍,通过专家把脉、互访互学、交叉听课等形式,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实践,提升教学质量。

三是引导教师从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出发,精选教学内容。教材中的内容经常会滞后,不能完全适应产业行业发展趋势。为解决该问题,学校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和市场调研制度,了解真正的工作任务与流程,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聘请行业大师做顾问,引进行业企业的标准与要求;深化校企合作,邀请企业专家与教师共同进行课程设计,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与需求,对教学内容加以选择、删减、补充或整合,或开发校本教材,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让学生能够学之有用、学以致用。

四是引导教师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或方法不一样,取得的教学效果可能会大相径庭。学校鼓励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开发教学资源。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专业课教学中,大力开展行动导向教学,运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公共基础课教学尤其是文化课教学中,我们则是鼓励教师将教学内容的某一部分转化为一个小项目、小任务,或者是小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在学校的积极推动下,学校形成了“四真”“三阶七动”“四激八环”等有效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已初步呈现出有用、有趣、有效的状态。近五年,教师100多人次在北京市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并在2014年、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技能水平不断提升,在各级职业院校技能比赛中,学生共获国家级奖项72项、省市级奖项363项,就业率99.8%以上,在知名企业就业比例高达70%,并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虽然“三有”课堂建设初见成效,但我们不敢懈怠,“三有”课堂永远是我们追求并为之努力的方向。希望“有用、有趣、有效”的“三有”课堂能够成为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的常态,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说“自己的话、真实的话、有创建的话”,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产生“交流、交锋、交融”,课堂上真正充满了“掌声、笑声、辩论声”。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好课堂。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0412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七问

(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 储常连)

“向应用型转变”,已成为近年来高校转型发展的一个热点。但由于对“到底为什么转”“转什么”“转到哪”“怎么转”“谁来转”等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和理性思考,如何回答和破解这一难题成为政府、高校和学界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2016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向应用型转变”,已成为近年来高校转型发展的一个热点。但由于对“到底为什么转”“转什么”“转到哪”“怎么转”“谁来转”等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和理性思考,如何回答和破解这一难题成为政府、高校和学界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什么是转变?

转变就是改革,就是创新。向应用型转变不是单项的、局部的改革,它是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到攻坚期、深水期的新形势下,从全局、整体、系统的角度设计、实施和推动的,从观念到模式全方位的综合性改革。向应用型转变不是单向的创新,它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理念、体制、模式和方法的全面创新,是全面系统的创新,是需要高校人人参与的创新,是大众创新。

二、为什么要转?

我国高校的转型发展,实质上是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由于高校趋同发展导致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校为了适应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一新的发展形势,不得不作出被动转变。同时,这也是高校为了破解趋同发展难题、获得更好发展,在积极寻求特色发展强烈动机下主动作为的一种自觉选择。

1997年,安徽27所高校中,三分之二是专科,三分之二是师范类院校,高等教育规模小、数量少、层次低、底子薄、结构不合理。1997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刻不容缓地发展高等教育”,全省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但规模扩张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多样化需求与高等教育趋同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2003年,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大胆提出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全省自下而上开展向应用型转变的探索和实践。2008年,安徽省提出“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特色办学”的发展方针,创立应用型本科高校合作联盟;2009年开展省级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试点建设,拉开了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序幕。2014年,安徽省牵头成立长三角应用型高校联盟,安徽转型的成功经验成为联盟抱团发展的典范。

三、转到哪里去?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度发展,高校趋同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多样化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转型发展已经成为中央、地方和高校的基本共识。但到底转到哪里去,是转成职业本科教育,还是在高等教育框架内的改革创新?是转为应用技术类型,还是应用科学型?不同观点表明大家对“转到哪里去”的思想认识尚不一致,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对高等教育本质属性认识还存在差异。

一所学校区别于社会组织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就是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承。一所高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就是知识传承与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是一所高校的灵魂。对高校而言,从过去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有人提出把本科转为职业本科,这是值得商榷的。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创新性和学术性,它培养的是创新创业人才。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为就业服务的,是就业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就业是高校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成为考核高校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是必须的。但是,因此而抛弃创新性和学术性是错误的。完全用就业指标来评价高校与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也是错误的。

对于一所高校到底是学术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主要看学术性和应用性哪个起决定作用。从学术性和应用性的关系看,学术水平越高,其应用能力也越强,应用型大学要提升应用水平,也要从提高学术水平开始。两者区别在于起决定作用的性质不同;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教师的素质要求不同;学术成果的转化情况不同,学术型大学学术成果转化率低、转化周期长、应用范围广、成果价值高,而应用型大学学术成果转化率高、转化周期短、适用范围小、价值相对较低。学术性、应用性都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内在统一于任何一所高校。所以,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应该是高等教育范畴内转型发展,并不是转变为其他类型的教育。

四、谁转变?

毫无疑问,高校是转变的主体,是转变的内在因素。中央政府要为高校转型发展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通过实验区和示范区建设,引导高校分类发展。地方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通过建立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对接服务引领地方产业发展和升级,引导和推动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高校转型发展,学校领导的转变是关键,教师转变是基础,促进学生的转变是最终目标。

五、转变什么?

在推进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应着力做好六个转变:一是将发展目标转到构建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上;二是将转型的重点转到加强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上;三是将高等教育结构转到对接经济发展上来,为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和技术的支撑;四是将培养体制转到部门联合、教产融合、校企合作上;五是将教育教学改革转到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上;六是将评价转到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上。

学校作为办学的主体,需要从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到评价机制进行全方位转变。重点是将办学定位转到地方性、应用型上,将人才培养目标转到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上,将培养模式转到校企合作“五个引入”上,将学科专业结构转到支撑和引领地方产业发展上,将师资队伍转到“双师、双能型”素质上,将课程建设转到“模块化”上。

教师作为高校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基础。教学观从以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教学内容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教学模式从传统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企业课堂、社区课堂、网络课堂和国际课堂全面延伸转变;教学方法从满堂灌讲授向组织研讨、指导启发转变;评价方式从教师教得好不好向学生学得好不好转变;教师素质从理论型向“双师”“双能”型转变。

促进学生转变是整个转变的目标,学生既是转变的要素,也是转变的受益者。学生的转变,要在态度上解决学生愿意学的问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在方法上解决学生想学的问题,由“你教我学”向“我学你教”转变;在内容上解决学生会学的问题,由学知识向学本领转变;在动力上解决学生好学的问题,由为父母、为自己学向为社会、为国家学转变;在手段上解决学生处处可学的问题,由单一的第一课堂学习向处处可学转变;在目的上解决学生学有所成的问题,由单纯的知识学习向不断创新转变。

六、怎么转变?

怎么转是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点,涉及理念、体制、评价等全方位转变。因此,必须用改革的思维,综合改革的模式全面推进。紧紧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根本目的,以开放合作为前提,以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评价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体制改革为关键,以教学改革为内核,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中心,着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用现代化的治理体系保障学校顺利转型。在转变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持续推进,更加注重分类指导,更加注重示范引领,更加注重转变与提升相结合,更加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逐步走出一条全方位、成体系、标准化、有特色的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七、怎么评价“转变”的成效?

转型得好不好,方向对不对,成效如何,怎么评价?首先是看历史、看过程,转得早不早,是否具有一贯性,用历史的眼光审视转变的深度和厚度,有了厚度、有了积累,也就有了更加牢固的根基;最重要的是看效果,用以“五个度”为主要内容的审核评估来检验转变的深度和广度。“五个度”,即高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对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的支撑度,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方案、教学运行、质量及质量监控之间的吻合度,高校师资队伍、教学仪器设备、实践教学基地、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学生、社会、用人单位、政府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这种内容的设计,突出了高校办学的开放性、人才培养为社会服务的现实性,突出了高校办学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并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回顾安徽省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历程,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在不改革就死路一条的形势所迫下,高校采取的一种自救行为。向应用型转变,也是安徽省紧紧抓住现代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大势下,主动思考、主动谋划、主动作为的结果;是安徽省委、省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用改革思维和综合改革的模式,以高校为主体实现的一种系统性转变,实现了安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探索出一条真正符合安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的特色之路。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0412

翻转课堂面临实践困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曹培杰)

翻转课堂面临实践困境短短几年时间,翻转课堂就从星星之火变成了燎原之势,一大批中小学校陆续试水翻转课堂,甚至有的校长觉得如果不搞翻转课堂就好像跟不上时代潮流一样。与此同时,很多正在探索翻转课堂的学校也感到“骑虎难下”,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并由此产生了新的困惑:翻转课堂的优势是什么?能不能提高教学效益?到底什么才是成功的翻转课堂?也有人开始质疑翻转课堂,有的老师甚至戏言:“翻转课堂就是翻船课堂,一不下心就会翻到沟里。”可以看出,翻转课堂已经走到了一个历史性拐点,未来将会走向何方?需要我们重新加以思考。

两种典型的问题

目前,翻转课堂在实践中存在两种比较典型的问题:一种是“旧瓶装新酒”,即将传统的“先教后学”或“边教边学”改为“先学后教”。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观看录制好的微课,课内则在教师帮助下解决问题和内化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外就掌握了大量知识,具备了与同伴或师长开展对话的基础,这为课堂上的深度互动提供了前提。可现实是,只要学生回到课堂,很多教师仍会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灌输式教学。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在课外已经自学了,课内时间更应该留给教师,这样就可以讲更多的内容。

第二种是“用微课取代教师”。翻转课堂一般都需要教师为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微课,供学生在课外开展自主学习,这些微课往往是教师费了相当大的心血制作出来的,是针对某个知识点的精彩讲解。为了体现翻转课堂的“特点”,教师刻意抽出时间在课堂上播放微课。于是,有限的课堂时间变成了微课联播,教师则当起了“甩手掌柜”。实践证明,这两种教学方式都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看似实现了“翻转”,实则丢失了翻转课堂的“灵魂”。第一种教学方式的本质是借“翻转”之名,行“灌输”之实;第二种教学方式的本质是课堂被新技术所绑架,用前期录好的微课来代替充满活力的教学对话,这无异于舍本逐末。不可否认,翻转课堂需要新技术的支持,但技术不是决定翻转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其核心是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翻转课堂倡导把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内容全部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学习来完成。学生自己学不会的或是需要进一步挖掘的内容,再由教师引导或师生互动来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讲,翻转课堂是对启发式教学的回归和再认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发端于《论语》,是孔子关于教学方法的重要论述之一,其核心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是指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处于想了又想却想不明白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加以指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这就是“启”。“悱”是指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思考,但尚未融会贯通,处于想说又说不明白的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启发式教学思想深刻揭示出学习遇到问题时的正确处理方法。所以说,翻转课堂的核心不是对教学环节、教学流程和教学时间的翻转,而是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翻转。

教学理念更需“翻转”

翻转课堂不仅需要对传统的固定教学环节进行调整,更需要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造。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和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课堂外,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接受新知。把知识内化与思想提升放在课内,通过师生互动实现更深层次的学习。相对于教学形式的翻转而言,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结构的转型更加重要。一是教学理念的转型,这意味着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为“平等的首席”,教师应该成为引导者、促进者和课程开发者;二是教学方式的转型,这意味着教学要从讲授式和灌输式中跳出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变教为导,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三是教学结构的转型,这意味着要对传统的教学结构进行系统性变革,尤其是对传统班级授课制进行改造,将整齐划一的教学转变为开放、灵活、尊重个性、满足差异的教学。理想状态下,翻转课堂可以打破40或45分钟的固定课时安排,跨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催生出一种全新的、更人性化的课堂教学形态,甚至会对学校的组织形式产生影响,而这才是翻转课堂背后所蕴含的变革力量。

比如,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长短课形式灵活开展翻转课堂,这样就可以解决很多教师在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时遇到的“有些课讲不完、有些课却没得讲”的问题。同样,我们也可以从学生经验出发,以真实任务来统整散落于多门学科中的相关知识点,利用翻转课堂开展全学科教学或主题式学习。学生在课前针对主题进行广泛的自主学习,课内则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深入的探究学习,从而实现课程结构重组和学习流程再造。所以,翻转课堂不能停留于对传统教学弊端的缝缝补补,它的未来应是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创设一种富有活力、充满生机、灵活创新的新型教学形态,帮助每一位学生获得充分自主的学习机会,让他们既能自定步调进行个性化学习,又能在需要帮助时得到教师的针对性指导,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共融,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总之,只注重形式上的“翻”,不注重理念上的“转”,只会让翻转课堂的路越走越窄,直至无路可走。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动教学结构的整体变革。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0413

> > >信 息< < <

把握机遇 真抓实干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2016年度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3月30-31日,教育部在贵阳召开2016年度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十二五”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成绩与经验,深入研判形势,明确未来5年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部署2016年重点工作,推动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在新起点上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过去5年是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段时期。五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省(区、市)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发展明显提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谋划和推动“十三五”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很好基础。

会议强调,“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谋划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发展,必须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期盼,深刻洞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动态及影响,全面梳理自身存在的差距与不足,适应需求,创造和提供有效的、优质的教育供给。“十三五”时期,要将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摆在重要位置,瞄准教育现代化目标,科学定位、提前谋划、深化改革、依法治教,努力实现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更高的质量、更优的结构、更顺的体制、更强的保障、更加的公平、更好的开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会议要求,2016年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要重点抓好八件有全局影响的工作:编制好“十三五”发展规划,推动修订《职业教育法》,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力做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扶贫工作,积极推进继续教育改革创新,全力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和“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会议还对职教战线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各项要求作了部署。

贵州省教育厅、上海市教委、广东省教育厅、湖南省教育厅、黑龙江省讷河市人民政府、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北京市商业学校、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大学等单位做了大会发言。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部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有关社会团体、行业企业、职业院校、普通高校、研究机构等方面代表,共计150人参加了会议。

来源:教育部网站20160331

世界首份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报告”出炉

杜冰

我国高等教育跃升世界中上水平

“中国高等教育的作用已不仅仅是过去的‘全面支撑’,更要转变为当前和未来的‘率先引领’,成为中国持续发展、由‘大’变‘强’的源动力。”在7日教育部举行的“中国高等教育系列质量报告”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如是说。

2012年起,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启动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研制工作。此次发布的系列报告由该中心会同厦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教科院、合肥学院等机构的专家团队共同研制完成。其中,总报告《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为世界上首次发布的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报告”,以社会需求适应度、培养目标达成度、办学条件支撑度、质量保障有效度、学生和用户满意度五大标准维度,力图全面回答、全方位展现中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状况。分报告《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以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大视角,展示中国工程教育质量现状、问题与出路;《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的“大数据”精准监测新建本科学校的“三基本”(办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培养质量基本得到保证)实现情况;《新型大学新成就——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评估绩效报告》以“两突出”(突出学校办学定位的地方性、突出人才培养类型的应用型)为标准,全面客观深度展现近170所经过合格评估过的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质量。

“体量”世界最大

报告指出,新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2015年在校生规模达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并适度超前。

吴岩介绍,2000年以来,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我国主动调整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步调保持协调。新建院校助推中国高等教育大转型,体现了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分类指导的思想。

“软实力”“硬件”均显著增强

报告显示,一些重点建设高校和科技创新成果的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85%以上的科研成果集中在高校,在国家自然科学“三大奖项”中高校获奖数量占据三分之二以上,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2013年与2003年相比,全国高校教育经费总收入增加了3.6倍,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增加了4.9倍,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增加了1.7倍。从2010年到2014年,全国高校固定资产总值增加了42.15%,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增加了57%;十多年来,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数增加2倍多,而且超过半数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研究生学位。

“客户评价”口碑较高

吴岩表示,各类高校基础设施和教学、生活环境等整体提升幅度较大,在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加大人员、资源投入和制度保障,学生的在校学习体验和生活环境满意度较高。

相关调查显示:总体上看,全国高校的学生院校满意度分值为4.09(5分制)。而579所普通高校的抽样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总体认可,高校学生评教的“优占比”达70%以上。高校普遍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表示认可,对院校提供的就业服务质量满意度较高。

“四不够、一不高”问题仍突出存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告诉记者,中国高等教育走过了一段非同寻常的发展过程,大基数、高速度、低成本、平稳性以及重视质量建设是其显著特征,高等教育的成就令人鼓舞。但同时,我国许多高校的办学历史很短、经验不足,内部要素发育和建设不足,服务经济社会多样化需要的能力有限,引领时代发展的新教育理念匮乏等问题也明显存在。

报告显示,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我国高等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不够、一不高”:学科专业设置优化不够,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率不高,“短板”问题依然严重。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是“软肋”。高水平教师和创新团队不够,教学经费和实践资源不足,实现由量到质的新跨越仍是突出问题。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不够,绩效评价不力,不少高校“等靠要”思想还相当严重,对教师评价“重科研轻教学”。就业与所学专业相关性不高,不同类型院校学生对学习过程体验和就业状况满意度存在不平衡现象,“级差”现象明显。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任务依然繁重,迈向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任重道远,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已经从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说。

来源:《光明日报》20160408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