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动态2016年第9期(总第26期)

发布时间:2016-01-22 浏览次数:

高职教育动态

高职资讯.内涵建设.经验交流.问题探讨

2016年第9期(总26期)

本期要目

> > >观 点< < <

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慕课改变你,你改变课堂

完善顶层设计,从制度上规范和加强实习管理

关于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

双创大赛:观照双创教育的镜子

> > >信 息< < <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发布

湖北加大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扶持力度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形成南京宣言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一批高水平学校快速成长

主 办:奥门威奥门威斯人网站注册平台 联系电话:0451-85560128

> > >观 点< < <

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答本报记者问

记者:杜部长,您好!请问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怎么认识和判断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走向?

杜玉波:大学要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同行,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重要经验。我认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最重要的有四个特征。

一是发展环境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不断加快,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过去是由高校为主导的供给驱动,现在更多的是用人单位为主导的需求驱动。有人说,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卖方市场”逐步走向“买方市场”,以前的大学生都是“天之骄子”,“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是“皇帝的女儿也愁嫁”。高校应该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和优胜劣汰的危机感,在对接行业产业需求、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上主动作为、有所作为。

二是发展定位从适应服务向支撑引领转变。我国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社会对先进科技和高素质人才需求日益增加,高等教育正在走向社会的中心,角色定位从过去的适应服务逐步转向服务和支撑引领同步。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产业升级首先是人才升级。美国硅谷的崛起是因为它靠近的斯坦福大学起到了发动机的作用。高校应该坚持需求导向、合理定位,自觉地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贴紧靠实,实现深度融合。

三是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高校应该把发展重点从过去的拼规模、拼数量转向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拼质量、拼内涵,提高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和水平,实现由“以量谋大”到“以质图强”的战略转变。

四是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改革驱动转变。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的中后期,正在逐步从要素驱动转为改革驱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和释放发展活力。高校必须抓住机遇,因为抓住机遇就会赢得未来、丧失机遇就会落后一个时代,这是许多高校发展的启示和经验。我们不能再依靠零敲碎打、缝缝补补过日子,必须下决心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上做文章,理顺内部关系、争取外部支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记者:请问您认为高等教育要履行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使命,应当重点把握什么问题?

杜玉波:任何时候高等教育都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核心使命。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高质量人才和高水平科研的支撑,是当前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履行好这个使命,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要解决好结构调整问题。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在于结构性矛盾。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用人需求下降,总量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十分紧缺,人才的供给和市场需求“对不上”。造成这种情况,重要原因在于一些学校定位不科学,学科专业特色不明显,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不清晰,缺乏与行业和区域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机制。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结构调整,找准发展定位和服务面向。

要坚持学科有选择性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学科专业不在多、不在全,而在特、在强,在处理学科专业的存量和增量问题上,都要坚持这样的思想。对现有学科专业格局,学校一定要有宏观把握和科学设计,既不能一成不变,也不能因人而设随意变,关键要集中建设好与本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群,压缩“平原”,多建“高峰”。事实上,世界一流大学中没有一所能够覆盖所有学科专业,而我们的不少高校却在热衷追求所谓“综合性”“全科式”发展。高校学科专业上的盲目布点、重复设置、“多而散”的功利行为,现在看来问题很大,必须痛下决心建立学科专业设置的预警机制,把就业状况反馈到人才培养环节来,科学合理设置学科专业。

当前,还有一个倾向也要避免,就是层次类型不能盲目攀高、一味追求学术型,而要形成梯度、对接需求。今后研究生教育要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坚持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更多地要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更多地要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本科教育的定位是要培养适量的基础性、学术型人才,但更重要的是要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加大力度培养多规格、多样化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记者:现在不少高校都很关注“转型”问题。您认为高校为什么要推动转型,怎么推动转型?

杜玉波:高校为什么要推动转型?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高等教育所依存的这个经济社会的大环境在转型。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必然要求高校的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作出相应调整。“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在推动转型的问题上,我们的态度要坚定,不能动摇,也不应当有疑虑和观望。

推动谁来转型?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所有高校都面临一个转型的问题。但具体到高等教育内部来看,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2000年后新建的这批本科学校转型发展的紧迫性相对要更强一些。因为从面上来看,这些学校存在的学科专业趋同、人才培养模式滞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足、就业结构性矛盾等问题比较突出。

转型转什么?不是“挂牌”,不是更名,不是学校升格,绝不是说换个名或者升一格就叫转型了。转型的核心是结构调整和内涵转变,明确办学定位,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具体来说,就是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推动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资源、教师队伍建设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上转。

怎么推动转型?关键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学校的关系。在关注和支持地方高校以联盟等形式推进转型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主导转型发展的方式。国家层面关键是做好顶层设计、政策支持和典型引导。顶层设计方面,《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转型的思路方向和关键举措。政策支持方面,通过招生计划、师资培养、合作办学、财政倾斜等措施,重点扶持奖励那些在体制机制上有突破的高校,推动省级政府开展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试点。这里,我还要特别说两句话:一句话是转型的主要责任在地方。各地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需求有很大差异,省级政府应当对本省、本地区高等教育结构和高校的布局规划做出设计,调动省内资源支持本省高校的转型。另一句话是转型的主体是学校。每个学校转型的规划和方案,都应当由学校自己确定,这样既利于充分调动学校在转型上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也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体现。

记者:最后,请您介绍一下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应当重点解决好哪些问题?

杜玉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去年,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总体方案》,国务院以专门文件印发下达。《总体方案》指出,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这就明确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总的指导原则和建设方向。“十三五”规划也指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我理解,学科水平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学科特色是一所大学最根本的特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首要的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当前落实好《总体方案》和“十三五”规划,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解决中国高等教育服务和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这是国家的大局,是第一位的问题。二是解决中国所有高校都要争创一流、办出特色的内在动力问题,这是让所有高校都能感到有希望、有奔头,办学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需要。三是解决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和路径问题,这是把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站在这样一个高度,对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行总体设计。具体来说,一是突出学科导向。以学科为基础,面向学科建设水平高、具备较好建设条件的高校,统筹学校整体建设和重点建设,通过一流学科重点突破,带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使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二是改革遴选支持方法。充分依托第三方评价,参考借鉴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科评价要素,综合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成效、办学质量、重要贡献和国际影响力等情况,采取认定方式确定建设一流学科的高校,重点支持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重点布局一批国家急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学科。三是打破身份限制。设立高水平准入门槛,建立公平竞争的遴选机制、有进有出的激励约束机制,始终保持一流学科建设的活力和竞争力,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新、扶需扶特,努力形成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学科体系,引导不同类型的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四是强化质量管理。进一步增强高校财务自主权和统筹安排经费能力,完善经费管理方式,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实时动态监测,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办法,开展中期建设的绩效评价、周期结束后的总体评价,强化过程管理,建立退出机制。总之,没有固定身份,没有一劳永逸,一流建设永远在路上。

【来源:《学习时报》2016年6月20日】

基于慕课和“雨课堂”,清华大学带动62所高校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

慕课改变你,你改变课堂

( 本报记者 赵秀红 )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和你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看手机。”随着智能手机普及,让这个“最远的距离”也成了大学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清华大学“学堂在线”今天推出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将手机变成了学习工具,将师生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

“雨课堂”只是清华大学自主打造的中文慕课平台“学堂在线”的一个周边产品。如今,一场汲取在线教育精髓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也在清华大学等高校酝酿发芽,慕课在倒逼传统课堂甚至传统大学教育发生变革。

“雨课堂”,传统课堂装上“精密仪表”

“大家听明白了吗?”“发给大家的课前资料都看了吧?”“有不懂的地方随时打断我”“等考完就知道大家掌握得怎么样了”……

这些话是教师在课堂上最常说的几句话,以往要凭经验或者事后才能判断的教学过程,如今使用“雨课堂”,以上的问题教师随时都能了解。

据教育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学堂在线董事长聂风华介绍,学堂在线“雨课堂”是一种集课前推送、课上实时答题、多屏互动、答疑弹幕、大数据分析等功能的软件。教师只要会用幻灯片和微信,就完全能驾驭它。

清华之所以取名“雨课堂”,是因为大家感觉在线教育飘在天上,春风化雨,要让在线教育资源落地。“雨课堂”背后是清华慕课的丰厚资源。

通过使用“雨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建立一个班级,然后将包括视频、语音、习题的幻灯片快速推送到学生的手机上。在课堂上,课件会一页一页地通过手机发送给学生,学生如果有哪一页没听明白,可以暂停慢慢消化,也可以标记为不懂,用来课后复习。而这些数据,都能够立刻显示在教师的手机上。

清华生命学院教师杨扬是“雨课堂”的拥趸。她讲授的“现代生物导论”是大课,平常会面临文理科差距大、学习效率低的问题。她在课前通过慕课和“雨课堂”推送,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究竟有没有看这些课件,对这些知识究竟掌握得怎么样。以往100多人的大课堂,测试并不方便,现在可以课内布置限时习题,还能多次测试,而且哪些学生做对了、用了多少时间,当场统计正确率、答案分布情况,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就像给整个教学过程装上了一块“精密仪表”。而且学生可以按下“不懂”按键、发弹幕,活跃课堂气氛,可以提高学生注意力。

从“雨课堂”受益的并不是只有清华一所高校。2016年2月,作为清华大学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雨课堂”在清华校内完成试点;4月,“雨课堂”正式对外发布,免费开放。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教师代晋军将“雨课堂”与自己的方法手段有机结合,准备在华中师大开展一个较大规模的教学创新实践,彻底改变大学公共数学几十年不变的低效、沉闷的教法,现在已申请了省级教学立项。

慕课在改变传统课堂

2013年秋,清华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副主任于歆杰在网络上迅速走红,“粉丝”遍布世界各地。

这是因为2013年的秋季学期,清华大学的首门全球共享课“电路原理”在国际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edX和清华自主打造的中文慕课平台“学堂在线”上同时开课,而于歆杰正是这门课程的任课老师。很快,这门在线课程就吸引1万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参与。

2013年5月,清华大学加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共同建立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edX。当年10月,清华推出了自己的在校教育平台——“学堂在线”平台。2014年1月,清华将积极推进在线教育工作提升到学校向未来的战略部署层面。

3年时间,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截至今天,已有137个国家和地区550万人次在学堂在线选课,注册用户达300万。开放慕课课程868门,其中,国内高校及机构慕课242门,引进国际及境外课程70门,其中有来自美国知名大学,如麻省理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学校课程。

清华因而诞生了很多慕课“金牌老师”,如经管学院教授肖星的“财务分析与决策”、杨芳和张文霞的“生活英语听说”选课人数已经超过30万。

2013年底,于歆杰的“电路原理(第1部分)”课程结束后。共有来自全球的1.8万人选修了这门课程。考试结束后,大家惊讶地发现,拿到最高分99分的竟然是一名高中生。

这让于歆杰颇为得意:通过网络,这门艰深晦涩的专业课程做到了让在校高中生听懂,并且熟练地掌握。这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对在校教育这种教学模式的肯定。于歆杰基于慕课和“雨课堂”,开始对承担的所有电路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甚至完整地翻转课堂。课程的基础知识点通过课前预习解决,而在课上,用于歆杰的话说“给学生做点狠的事儿”,比如,出点难题让学生小组讨论,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或者设计实验。

慕课“金牌老师”杨芳尝试在大一进行英语公共课改革。以前,她每节课的讲义要四五十页,而现在只有三四页,读英文小说、编英文短剧、分组活动等才是课堂上要做的。她明显感觉到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比以前强烈了。

“以前满堂灌,难免感到无趣,会跑神,现在这门课要大家讨论参与,自己练成了主角。我们讨论没办法解决的问题,老师来引导我们。”清华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大一学生易哲嫄说。

据悉,清华已经开展了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试点课程累计77门次;本科生的四门思政课全国率先全部制作了慕课。这种改变是有辐射效应的,基于清华慕课资源,全国已有62所不同类型的院校开展了混合式教学的试点。

慕课甚至带动了更深的变革。比如,清华推出“学堂选修课”产品服务国内高校——学生在线学习换学分,截至目前,全国有兰州大学、南京大学等17所高校2.3万多人次实现了学堂在线学习换学分。2016年,清华又陆续推出了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项目、金融学辅修专业项目等,领全国之先。

未来的挑战

清华慕课有一个额外收获:重拾以前大学基层教学组织体系。

一门慕课的制作、上线、运营已经跟传统的大学教学不一样了,清华一门慕课在上线前,要配5人的团队,上线后,要配助教,而且,很多课程需要老师组织共同备课小组。

被网民和学生们封为“慕课第一助教”的清华大学博士生张祎嵩,正是通过频繁地在慕课上的出镜、精彩的课堂而让学生们牢记的。因为自己在慕课中的表情“呆萌”,所以学生们将他的视频截图做成了微信表情包,并迅速风靡全网。

张祎嵩在2014年暑期加入了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老师刘震的团队,他和团队的成员们开始一起尝试把马原课搬上在线平台。其实在做助教之初,张祎嵩有过一次“惨痛的经历”,“带的特别不好”。虽然那时的张祎嵩并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很火”,但他从做助教起就严格要求自己,希望将知识清晰有效地传达给学生。而那一次的经历一直警醒着张祎嵩:千万不能懈怠。

主管教学的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说,学校在体制机制上配合在线教育,比如,设专门的在线办,在线办有专员安排在教务处等部门,方便开展工作。

“在线教育不是要抢老师的饭碗,而是要转换老师的焦点。”在杨斌看来,在线教育要满足三个底线要求:一是解决学习者永远的挑战——注意力集中,伪学习比不学习还糟糕,因为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把学习的内容、节奏交到学习者手里,是最理想的,提高学习者的自主性。三是增加交互性,老师的角色不再是单向的“内容快递服务”,而是变成一个讨论的引导者、有激发作用的领导者,让学生对某个学科或方向产生思考和好奇心,“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在他看来,目前高校重在考核教师的学术水平、基本的教学能力,而在教学培训、课堂观摩等方面投入的关注远远不够。在在线教育的挑战面前,老师也会出现分层现象:好的更好,难适应的老师课堂会更不受欢迎。清华会把在线教育作为学校的未来战略,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带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另一个“制式”。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年6月17日】

完善顶层设计,从制度上规范和加强实习管理

——专家解读《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

教育部与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中国保监会等五部门日前联合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此次出台的《规定》主要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实习中的突出重点难点问题,完善顶层设计,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对实习中的学生权益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对目前职业学校学生实习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做出了回应。为进一步推动《规定》的贯彻落实,现将相关专家解读文章摘要刊登如下。——编者

以学生发展为本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授 郭为禄 )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是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指导思想明确、主体责任明晰、管理过程清晰、实施措施具体,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

《规定》提出“维护学生、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合法权益”的立法目的,体现了构建职业学校实习工作主体之间和谐关系的思想;强调“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对实习组织的责任界定,对实习管理的内容和过程、实习考核、安全职责的要求,都紧紧围绕着学生发展需要这个中心,如明确“职业学校应当会同实习单位共同组织实施学生实习”,并对“共同组织实施”提出明确的要求,包括培养方案、实习任务、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

同时,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对实习性质、实习环境、实习时间、实习待遇、实习考核、实习组织等做了精心设计,如明确“实习单位应当合理确定顶岗实习学生占在岗人数的比例”,还规定实习工资不得低于同岗位试用期工资标准的80%、保障实习学生权益的禁止性条款等。

与产业行业需求紧密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不只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责任,需要多方共同推进。《规定》由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在顶层设计上打破了部门间的壁垒,有利于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提供更有利的制度环境。

《规定》在制度设计上的突出特点之一是梳理了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后全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制度化的责任安排保证了实习工作的规范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更加重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市场规律,规定“学生经本人申请,职业学校同意,可以自行选择顶岗实习单位”,给予学生一定的实习选择权,体现了灵活性与强制性的有效协调。

此外,“鼓励职业学校依法组织学生赴国(境)外实习”“鼓励各地职业学校主管部门建立学生实习综合服务平台,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行业企业、有关社会组织,为学生实习提供信息服务”等,体现了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顺应了构建更加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时代要求。

加强科学管理深化工学结合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孙爱武)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对于解决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存在的问题,推进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和规范管理,保障学生人身安全与健康,深化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学生实习依法管理。一直以来,与学生实习有关的法律依据虽然在各类法律法规中零星可见,但从整体上缺乏系统性和适用性,对学生实习利益相关方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造成困难和障碍。《规定》构建了系统、完整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法律法规体系;对于在何种情况下适用何种法律法规进行了说明,便于职业学校依法开展学生实习管理工作,如“对违反本规定安排、介绍或者接收未满16周岁学生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照《禁止使用童工规定》进行查处”等。

强化学生实习科学管理。《规定》为职业学校更加科学、规范地开展学生实习管理提供了系统指导。一是建立健全制度体系,职业学校要会同实习单位制定一系列制度性文件,使学生实习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二是明确实习单位资质要求,避免职业学校在实习单位选择上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三是限定岗位人数要求,保证学生在合适岗位上真正参与到实际工作中,积累岗位工作经验。四是明确学生实习指导人员的要求,按照“经验丰富、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安全防范意识高”的标准由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分别选派实习指导教师和专门人员,“全程指导、共同管理学生实习”。

强调学生实习安全管理。安全问题是实习管理的首要问题,《规定》对实习安全尤为重视,不仅各章均涉及安全问题,还专设“安全职责”章节。明确安全管理职责,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是实习安全的责任主体,职业学校主管部门负有监督管理的责任;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度的有无和执行情况将作为评估企业能否承接学生实习的重要内容;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对于实习中不遵守制度的学生要给予批评与处分;全面加强安全保障,要为实习学生投保实习责任保险,不属于保险责任赔付范围的,在实习协议中进行约定,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实习安全。

分类管理更科学自主选择有“温度”

( 青岛市高校工委书记,青岛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邓云锋 )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重要环节,是引导学生提升职业道德、实现成功就业的重要过程。《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明确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的组织、管理、考核、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基本原则、行为规范和具体要求,内容丰富,政策和举措亮点很多。

实施分类管理更加科学。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要素,从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角度,首次将学生实习分为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三种类型,明确了不同类型的组织形式和实习标准,为今后学生实习的组织、管理,特别是保障学生的实习待遇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

实习管理的操作性更强。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等三方在学生实习工作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提出了保障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的具体要求和保障措施,对学生实习组织的规定更加明确,操作性非常强,为基层教育行政部门、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组织学生实习提供了明确的操作要求和规范。去年,青岛市实施了《青岛市职业教育条例》,对实习管理提出明确的规范性要求,《规定》的出台将有助于青岛市进一步细化标准、落实管理规程。

长期以来,一些企业把职业学校实习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在实习时间、实习待遇等方面严重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要解决此类问题,需要进一步细化监管措施、明确责任。《规定》立足于保护职业学校学生,特别是从保护未成年学生合法权益的角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实习管理要求,明确了学生实习过程中的禁止性条款,对于维护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实习管理规定更加人性化。在确保政府规章严谨准确的基础上,将人文关怀的元素注入其中,通过政府规章的形式将职业教育特殊群体的利益转变成政策上的权利。如“学生经本人申请、职业学校同意,可以自行选择顶岗实习单位”等条款的政策关怀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正当利益的保护,也使得《规定》有了自己的“温度”。

校企合作是前提构建利益共同体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技工教育专家 荀凤元 )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对职业学校开展学生实习活动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全面阐述,对实习组织、实习管理、实习考核和安全职责做出了详尽规定,为职业学校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如何贯彻实施《规定》,提高学生实习效果,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应该认真研究探讨。

产教融合是组织好学生实习的坚实基础。要依托产业办学,推进产教结合,加快产教融合:专业建设规划与区域产业规划融合,新专业开发与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融合,学校技能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用工结构融合,人才培养层次与产业发展水平融合。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必须与产业发展相匹配,只有坚持以产业建专业、以企业设工种,才能为学生提供适合所学专业的实习岗位和就业岗位,使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与产业和企业的实习岗位无缝对接。

同时,依托高端产业办学是提高学生实习质量的关键。一所优质的职业学校固然要有一流的办学设施、实训设备、师资队伍、管理水平,但没有高端产业做依托,绝不可能有一流的学生企业实习基地。推进职业学校与区域性产业深度融合,是拓展和建设学生优质实习基地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是组织好学生实习的前提条件。职业学校与企业要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养、技术研发、办学质量评价、招生就业等方面,探索有效的合作方式。推进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是做好学生实习的基础性工作。真正的校企合作是双方供求关系的必然联系和利益共同体,必须要有政府主导,必须全方位紧密合作,必须形成利益共同体。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用工难时期“企业求学校”,企业减员时期“学校求企业”,都不是正常的校企合作关系,必须靠由政府主导的协调机制去解决,建立“政府搭台、校企唱戏、部门协调”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

从“2+1<3”向“2.5+0.5>3”跨越

( 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校长 曹永浩 )

“有的学校急于把三年级学生打发出去顶岗实习,这是他们缓解师资、场地、设备等教育资源不足的主要途径。至于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学到什么、学到多少不是很重要,只要不出大的乱子就行。”“企业当然很欢迎学生前去顶岗实习,因为可以解决劳动力紧缺问题。”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中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望。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问题”?主要原因还是学校、企业、学生、家长等对顶岗实习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和行为上的偏移。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在组织、管理上比较随意,存在严重的行为偏移;部分企业认为顶岗实习就是学生来帮助企业顶岗劳动的,企业不承担培养责任。

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曾联合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规定中等职业学校三年级学生要到生产服务一线参加顶岗实习。职业教育界普遍将两年在校学习、一年顶岗实习的安排称作“2+1模式”,按理说理想效果应该是“2+1=3”或“2+1>3”,然而由于种种“问题”存在,使得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效果和质量大打折扣,不仅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反而造成“2+1<3”的教育现象。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则体现出精细化、现代化、多样化、科学化、优质化、规范化的实习管理思路和特点。更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细节性,对实习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做出非常细致的说明和规定;更注重实习的时代意义和目标,可以引导实习工作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更注重多元渐进和职业规划教育,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三种主要实习形式构成一个多元渐进的实习序列,是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教育过程;更注重实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原先“2+1”模式变成“2.5+0.5”模式,而且除了“0.5”是规定动作外,在“2.5”的阶段内,职业学校还有安排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及其他形式实践性教学的自主权;更注重实习前的准备和培训,把实习前的心理调适、目标安排、任务讲解、考核要求等提前传达给学生;更注重制度底线和安全红线,在制度和安全管理上设定了很多数字化的底线以及不能碰的红线。

扩大适用对象明确多种形式

( 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陈衍 )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从总则、实习组织、实习管理、实习考核、安全职责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工作的规范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

实习对象更加具有全纳性。“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占高等教育招生数的比例达到46.9%,2014年在校生数更是突破1000万人。《规定》顺应形势发展,扩大适用对象的范围,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实习管理得以统筹,还将非全日制职业教育、高中后中等职业教育实习学生也囊括其中。此举一方面扩大了文件的适用面,避免了相关文件的重复性和相关责任方的权责推诿;另一方面对实习对象概念的清晰界定,有利于整体工作的有序展开。当然,实习对象保障面的扩大,也更加考验实习管理的有效性。

实习要求更加具有规范性。《规定》明确了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支持鼓励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合作探索工学交替、多学期、分段式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改革,体现了学生在实习形式的选择和实习过程的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明确了实习企业须符合相关要求,并在实习前对其进行实地考察,从源头上保证学生学以致用、专业与产业对接,确保学生充分利用社会人力、技术、设备和场地资源,全面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明确了实习是学校教育进一步延伸的载体,学校必须负起教育管理的责任,制定详细的方案,安排好指导教师,做好教学计划,保证实习效果。

实习权益更加具有保障性。《规定》明确了参加实习学生的最低年龄、工作性质、休息时间和相关事宜,以此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首次明确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的报酬底线,以此来扭转实习群体长期以来具有学生和劳动者双重身份,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只工作无报酬的局面,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明确了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要一同对实习学生进行安全防护知识、岗位操作规程教育和培训并进行考核,未经教育培训和未通过考核的学生不得参加实习,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实习学生投保实习责任保险,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减少后顾之忧。

明确安全职责护航学生成长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龚方红 )

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保障问题,是职业学校不可回避和必须重视的工作。《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实习单位、职业学校和实习学生的安全职责,推进了学生实习强制保险制度的建立,明确了实习中发生安全事故三方的责任承担,为学生的安全实习建立了实习前有培训、实习中有专人管理、发生安全事故后能够及时得到赔付的管理系统,有效解决了学生实习安全管理中面临的难题,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打下坚实基础。

对实习中的安全职责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实习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样的,实习地点分散、不熟悉设备导致盲目操作、缺乏安全意识、违反规程操作、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及时有效沟通指导、企业监管不严等都容易导致学生实习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前,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处理学生实习安全问题普遍参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但该文件仅指出学校与实习单位应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实习劳动安全教育,安全事故一旦出现,极易导致三方产生责任纠纷。《规定》将“安全第一”作为实习的首要原则,明确安全管理需要三方共同努力,且对三方职责进行了具体规定,从而较好地构建起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保障体系。

对实习责任保险制度进行明确规定。明确了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为实习学生投保实习责任保险,责任保险范围应覆盖实习活动的全过程。此外,对于学校应依法承担的责任以及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的经费支出也给出具体要求,并要求推动建立学生实习强制保险制度。

对实习中的责任归属给出准确回应。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双重身份”给职业学校和实习企业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规定》明确了学生在实习期间受到人身伤害时,属于实习责任保险赔付范围的,由保险赔付,不属于保险赔付范围或超出保险赔付额度的部分,由实习单位、职业学校及学生按照实习协议约定承担责任。《规定》的出台,对三方的权利、责任及法律义务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将有助于全方位保障学生的实习安全,使学生实习安全管理工作真正实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保障学生权益避免“学生工”现象

( 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崔艳 )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是新时期推动校企融合规范发展的一项基本制度,对于保障学生权益、提升实习质量,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增加就业机会、拓宽就业渠道,大量职业学校在校学生走向社会、走进企业,对于提升学生自身素质、解决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提高劳动力市场活力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部分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难现象日益凸显,部分企业出于逐利动机,将实习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和企业主要用工方式,安排在与其所学专业不相关、专业不对口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一线生产岗位上,导致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规定》明确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活动对应的是实习岗位,而非工作岗位,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工”现象的出现,将为规范实习活动、保障实习学生权益发挥积极作用。

实习权益保障是规范实习行为的核心。《规定》明确了学生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应在参加实习前由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签订实习协议,未按规定签订实习协议的,不得安排学生实习;明确了实习年龄和实习岗位限制,杜绝以往在实习中存在未成年人从事特殊工种岗位的问题,如不得安排未满16周岁学生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不得安排学生到酒吧、夜总会、歌厅、洗浴中心等营业性娱乐场所实习等;明确了实习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以解决以往学生实习中出现的实习时间过长、超时加班等问题;明确了实习报酬不低于实习单位相同岗位工资标准的80%,解决了以往学生实习报酬无标准可循的困惑;明确了不得安排学生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有毒、易燃易爆以及其他具有较高安全风险的实习,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要建立实习学生住宿制度和请销假制度等;明确了职业学校主管部门应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实习安全监督检查,实习单位应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安全生产教育和管理,并对实习学生进行安全防护知识、岗位操作规程教育培训和考核,同时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应为实习学生投保实习责任保险,责任保险范围应覆盖实习活动的全过程。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年6月21日】

关于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

(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李 菲 )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当前高职教育难以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主要表现在高职教育改革明显滞后于发展需要,学校办学与社会需要脱节现象严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日益突出;高职教育体制机制不畅,政府、学校、企业、市场四者关系没有理顺,“政校企行”协同育人的没有形成合力;职业教育结构不尽合理,“纵向衔接、横向融通”的“立交桥”尚未建立。因此,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助力产业优化升级是重要的战略任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三个要素,一是社会需求性、政策导向性要素,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二是职教层次性、发展规律性要素,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三是个性需求性、体系开放性要素,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体现终身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着眼于构建更加科学合理人才结构的要求,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以创新发展激发高等教育的教育活力,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准扶贫、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构建更加科学合理人才结构。本科院校需要转型发展,高职院校更需要转型发展。

2014年以来,国家密集下发了一系列关于职业教育的政策文件,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形成了系统的制度体系。宏观层面有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中观层面有教育部的3个文件《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等文件,微观层面有职业院校规范管理、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集团化办学,现代学徒制,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职业教育信息化、社会服务等一系列文件。全面落实国家关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高职院校必须树立起转型发展新理念,努力推进转型发展。

一、发展模式转型: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型。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创立职业大学至今,高职教育的发展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特别是进入21世纪,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加大,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2000年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有442所,到2014年增加到1321所。2014年高职院校招生318万人,在校生973.6万人,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从2000年到2006年,高职院校增加了663所,从2006年到2014年,高职院校增加了216所。高职院校的增长速度逐步放缓。而随着国家示范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中国高职教育也逐步从规模扩张转为内涵提升。以内涵质量发展为主线,增强生命力和竞争力成为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不是空洞的宣言,内涵首先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质量是办学内涵或绩效彰显的终端机制,是落脚点。离开质量谈内涵,好比洗掉婴孩而大谈洗澡水如何重要。

什么是“内涵质量建设”?教育部2015年6号文提出“内涵质量建设”的目标是: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内涵质量建设”的6项任务:一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二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三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四要构建教学标准体系;五要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六要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高职教育发展一定要抓住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根本点、关键点,凭质量“立根”,靠质量“远行”。

二、教育理念转型:从“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向“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转型。

国际上通常用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在15﹪—50﹪为大众化教育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998年为9.8﹪,1999年高校开设扩招,2000年毛入学率达到11.5﹪,2002年达到15﹪,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2014年已达到37.5﹪。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教育,甚至普及化教育,其优势地位正在迅速伤失,“二次众化”已经全面展开,系统内竞争日益加剧,高等学校开始进入重新洗牌时期。高职院校必须树立忧患意识,改革旧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着眼于“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转型为全力“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这种转型要求高职教育必须更加注重人才成长规律。注重人才成长规律,是我们曾经的老课题、现在面临的新课题、必须要始终研究的常课题。更加注重人才成长,一是高等职业教育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职业教育规律。二是树立新的办学理念。《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提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3个文件表述的不同体现出4个变化、一个回归。第一个变化是将“立德树人”放在了首位;第二个变化是将以“服务”为宗旨变成了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就是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第三个变化是将以“就业”为导向变成了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就是要重点提高青年就业能力;第四个变化是将“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变成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这4个变化集中体现在一点,就是职业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回归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回归到教育的原点,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高职院校要培养的学生,不能是只谋求生存技能的“低层次劳动者”,也不能是只贪图过舒适小日子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而必须是有理想、有素质、有技能、有担当的应用型人才。正如黄炎培先生指出的那样,职业教育目的有四:为个性发展之准备,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三、教学理念转型:从“教学做分离”向“教学做合一”转型。

过去的高职院校教学理念主要是“先教、后学、再做”,也就是“教”在前、“学”在后、“做”在更后,这种教学理念把“教、学、做”当成三件事,可以分开。其实这种理念在普通教育中也成为落后观念,与职业教育的特性要求也大相径庭。“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职业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生活教育,教和学的目的都是为了做,因此,教中做、做中教、学中做、做中学应该成为一种教学常态。

教育的长周期性决定了高职院校要更加关注长远目标,不能急功近利也不可迷失方向。当下,高职学生的起点是200分,高职学生的生源多样化,这是现实不可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改变我们的理念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和研究他们的学业程度与问题、学习习惯与方式、智能特点与兴趣,以此因材施教;其次要转变角色,从传统课堂滔滔不绝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翻转课堂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再者,针对不同教学对象灵活选择教学方法,运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问题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广泛应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教科研转型:从追求“形而上”向致力“形而下”转型。

随着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入,教科研工作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学校自身发展上看,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跨越,离不开对学校办学定位、发展路径等方面问题的科学回答;从人才培养质量上看,“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教师对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反思对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对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从服务行业企业发展上看,高职院校的技术服务项目可以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也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加职业院校自身吸引力,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促进学校健康发展。2015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联合中国知网平台(CNKI),对我国200所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2010年至2015年间的主要科研成果进行了量化,通过多维度科研竞争力的对比与分析,揭示出高职院校的科研发展水平是:200所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科研发展极不平衡,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科研总体水平偏低,具体表现在,有68%的高职院校在国家级课题的数量上趋近于“零”,各大核心论文数及专利数量也显现出较大差距。高校要转型发展,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差异化发展,差异化的办学定位,差异化的路径选择。教科研同样如此,都去追求“形而上”是不现实的,也是可能的。其实,科研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形而上”也不是“高人一筹”,“形而下”也并非“低人一等”,只是定位不同、侧重不同而已。因此,高职院校教科研要主动转型到应用型,应该认识到“形而下”的应用型才叫回归高职教育的本位,更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高职院校的教科研工作要接地气,立足于“三个本位”,即立足于本校、立足于本地、立足于本区域,以丰富的、生动的实践为基础,教科研才会有源头活水,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五、服务发展转型:从“粗放对接”向“精准对接”转型。

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不是空洞的口号,而应该是实在的行动。高职院校具有经济属性,它是职业教育的普遍的基本特征,也是职业院校生存和复制的重要基础。经济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要主动与地方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主动求变,与经济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高职院校要研究“四个如何”:一要研究如何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吻合度,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提高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要经常反思专业设置和建设是否符合区域经济社会需要,服务地方经济的程度和水平做得够不够?二要研究如何做到职业教育的三个同步发展: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产业建设同步实施,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同步升级。三要要研究如何真正做到“四个对接”: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对接。四要研究如何处理好教学与实习实训的关系,要经常反省行业企业所需是否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环节。

六、师资建设转型:从“教书匠”向“一专多能”转型。

高职教育转型发展对教师队伍带来了新挑战,包括对传统教育观念、对教师教学能力、对教师实践能力、对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挑战。大学贵在有大师,但必须是能触摸到的大师,必须是有温度的教育。大学教师必须承担起学生价值塑造的主要责任,通过“言传”和“身教”来感染学生,用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面对“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教师必须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广泛促进泛在、移动、个性化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形成。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转型要立足于从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角色向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一专多能”转变,高职教师既要能教书、善教书,又要能育人、善育人,还要能指导学生实习实训、能指导学生创新创业。一方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强化,专业教师中“双师型” 比例要达到名副其实的90%以上,因为“双证”不等于“双师”,今天的“双师”不等于明天的“双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另一方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拓展,鼓励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向“多能型”发展,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人师”、“导师”。

七、考核评价转型:从“泛化目标”向“回归本位”转型。

一段时间以来,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比较泛化,考核的目标越来越多,评价的要素也是越来越多。教师忙于应付考评,没有多少心思和精力用于教学,出现了本末倒置的问题。其实,教师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教学,“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以这样说,搞不好教学、不把教学作为主业的教师是不称职的。院(系)的院长(主任)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抓教学管理,不抓教学管理、抓不好教学的院长(主任)是不称职的。好的考评应该是让教师安心的、专心的、精心的教学,教好书育好人。让院(系)的院长(主任)主要精力用在抓教学管理上,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特色。因此,学校要充分调研,改革教师考评办法,主要思路是:合理分类,回归本位。实现4个转变:由综合转变为分项、由定量转变为定性、由单一转变为多元、由集中转变为分散。

八、学校管理转型:从“粗放式”向“精致化”转型。

学校管理有一个从粗放到规范、到精细、再到精致的过程,但是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大都处在从粗放到规范的时期。教育部2015年7号文《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强调了学校管理的重要性,高职院校到了向管理要质量、要特色、要效益时期,必须重视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示范(骨干)院校的建设重点要解决规范性问题,而后示范(骨干)时期重点要解决精致化问题。一般这样认为,规范是一种要求,精细是一种态度,而精致则是一种品位。精致化管理就是对照标准和规范,落实“四精”要求,即对每一项工作都要精心、做每一项工作都要精细、把每一项工作都做成精品、让每一个人都有精彩的校园生活。

以管理学的视角分析,从粗放到规范、到精细、再到精致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的过程。经验管理把人看成“经济人”,采用“人治”方法,主要靠个人的经验和直觉做决策;科学管理把人看成“机械人”,采用“法治”方法,主要靠科学的制度体系实现工作高效率;文化管理把人看成“价值人”,采用“文治”方法,主要靠文化建设带动管理达到更高境界。我更倾向于学校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型,因为文化管理是教育改革的生长点,是学校发展的新趋势、新阶段和新境界。学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存在,是一个文化实体,它以传承和创造文化为己任,以文化为中介来培养人、塑造人。文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根本出发点,以实现人的价值为目的的管理,具有导向、激励、凝聚、熏陶、资源整合和辐射带动作用。在实施学校文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思考并处理好四种关系,一是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二是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的关系,三是文化认同与文化差异的关系,四是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在思考处理这些问题时,我们要认真学习、体悟两位中国教育家的著名观点,一是涂又光先生的“泡菜坛”理论,二是梅贻琦先生的“从游论”,从中我们会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来源:《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双创大赛:观照双创教育的镜子

( 本报记者 李薇薇 )

盛夏时节,各省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简称双创大赛)风靡云蒸,许多高校陆续转“观望”为“参战”,大赛表面是大学生创客之间的比拼,实则是学校双创教育的“大比武”。

19个省1407所院校巡讲活动展开,参会人数达5000余人,已报项目53000余个……由教育部主导,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投资服务联盟启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巡讲工作暂告一段落。目前,教育部正陆续组织一批大学生项目与投资机构和企业展开对接活动、创业指导及帮扶活动。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上,几乎每天都有大学生创业项目与企业面对面。

如何加强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何种双创教育新载体能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结合?如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高校双创教育的探索任重道远。

以赛促教

双创教育改革“火起来”

日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2016年“创青春”陕西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捧得“优胜杯”。据悉,该校组织创业模拟及校外创业导师授课等方式开展“创业八讲”,开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并围绕创客理念和“创新2.0”,建设科技创业苗圃和创客大厦,建成西电数字创业学院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开展创业项目推介。

由此可见,双创大赛不单单是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展示平台,更为高校带来了双创教育发展趋势导向,指引高校探索双创教育新载体。

从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企业参与度来看,越来越多投资机构看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价值。

目前,有300余名投资机构负责人成为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投资服务联盟成员,该联盟理事长王蔚表示:“通过大赛,高校智力资源向产业资源转化的开放度和透明度大幅提高,开启了高校创新创业与社会需求真正融合的新阶段。”

前不久,来自百余所高校260余名相关负责人齐聚湖南文理学院,围绕“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转型发展”展开探讨,将问题触角伸向转型深处:地方本科高校要向既适应现代大学理念又彰显地方特色的现代应用型高校深度转型;沿着以应用能力为核心,整合课程内容,打造特色双创课程,重构课程体系。

“在一体化人才培养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一体化课程体系、项目体系和课内外实践活动中,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将校内外实习实训与创业孵化等相结合。”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服务开发处处长方伟认为。

根据创新创业新趋势的指引,高校该以何种方式促进学业与创新创业相结合?

对接需求

双创教育生态“转开来”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双创教育开展如何与地方经济发展更有效对接?这并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就能想明白的事。

“我校发动了百余位专家学者及博士生组成21个调研组,从学科建设、专业改造等多方面做了4个月调研,最终与企业签订了《赤峰工业学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赤峰学院的探索让我们看见了地方高校转型与服务地方的决心与信心。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秘书长孙宏斌指出:“搭建创新创业教育新型载体,是高校转型发展之关键。”

“中清研互联网创新创业学院”由洛阳师范学院与北京中清研信息技术研究院联合打造,该互联网创新创业学院设有大数据实验室,以期建立全省创新创业教育大数据及创新创业项目大数据,并配备有移动互联网开发实验室,探索“线上虚拟创新创业学院+线下实体创新创业学院”相结合的双创教育新模式。

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投资服务联盟秘书长马德富对这一新型教学载体,进行了两点思考:一是要实现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问题导向、任务导向、项目式”的双创教学法;二是要通过数字化教材,实现基于专业创业、跨专业创业、行业创业的系列双创数字化教材的出版,以及实现基于“数字化学习、自主学习、翻转学习”的创新创业学习新模式。

“当前,我国大学生双创教育与国外相比,还尚未形成完备的双创教育结构体系。”江苏大学校长袁寿其指出,高校双创教育,不仅仅要提供一个平台,更要打造双创教育的“生态系统”。因此,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新载体的探索还需马不停蹄。

加强孵化

双创成果创意“长出来”

双创教育是学校服务社会方式之一,刺激科研产品不断升级换代。但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只有15%,远低于发达国家40%-50%的水平。那么高校作为科研成果产出地,加强创新成果孵化是其一,以何种方式将科研成果推向社会也是当务之急。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认为,科研成果的转化要善于借助外力。

何为外力?方伟认为:“可以考虑开展各级各类创业大赛、创业培训实训及创业孵化实践等,以赛促教可成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传导新机制。”

浙江大学智能视力辅具及智能可穿戴近视防控设备,主要针对学龄儿童矫正视力,该项目在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奖。目前公司有4条生产线,已在全球范围内售出超过10万套电子视力辅助设备。从创意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创新人才的同时,科研成果也切实得以转化。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二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推介会上强调:“要将‘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打造成‘永不落幕’的比赛,促进大学生企业成长壮大。”那么,高校如何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在大赛中脱颖而出?

“创业教育说到底是一种学业,融入教育体系也是为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教育一样,是一种紧密联系而非割裂的共生体。所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可以在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进行改革。”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投资服务联盟副秘书长张强表示。

在不久前江西省举办的大学生创业大赛上,南昌航空大学3D打印项目赚足评委眼球。不仅如此,该校还在各类双创赛事上斩获数以百计的奖牌。这些成绩源自该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脱胎换骨”:学校建设覆盖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创新创业型”“实践应用型”课程体系,“课程+”理念将双创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基于专业寻找创新创业方向。

而与“课程+”相呼应的是“教师+”,该校选聘成功创客及风险投资人等到学校担任创业导师。为缩短大学生创意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跨越从学生到创客的“一步之遥”,该校搭建了多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作为“创业梦工厂”平台。

目前,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进入参赛项目校级甄选阶段。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科教育处处长吴爱华认为:“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企业对接平台,是高校双创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各高校要积极落实主体责任,不断丰富合作形式,深化合作内涵,真正实现互利共赢、多方收益。”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年6月25日】

> > >信 息< < <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发布

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教育信息化体系

本报北京6月23日讯(记者 张晨)教育部今天发布《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和对教育创新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提升作用;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大幅改善,全国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率已达87%,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80%;全国6000万名师生已通过“网络学习空间”探索网络条件下的新型教学、学习与教研模式。但我国推进教育信息化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如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学校网络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信息化区域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等。

对此,《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结合国家“宽带中国”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具备条件的教学点实现宽带网络接入;推进“无线校园”建设,东部和具备条件的城镇各类学校应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将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和备课环境建设纳入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化,基本形成与学习型社会建设需求相适应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

《规划》提出,要建立健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将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纳入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列入高校和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学时(学分),将能力提升与学科教学培训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特点的课例和教学法的培训,培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情分析与个性化教学的能力,增强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使信息化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常态。

同时,《规划》要求,各地要制订针对区域、学校、课程、资源、教师、学生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将相关评估纳入教育督导工作,有效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要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纳入学校建设基本标准和区域、学校评价指标体系。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年6月24日】

湖北加大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扶持力度

( 罗鑫 )

近日从湖北省有关方面获悉,湖北今年将加大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扶持力度,对全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逐一开展实名制登记,重点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实行“一人一策”专项帮扶。

今年湖北省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3万人,目前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预期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存在错位,一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不切实际,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现象。

为破解这一难题,湖北推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帮扶。依托乡镇、街道和社区的就业基层服务平台,从教育部门和高校获取未就业毕业生实名信息,逐一开展实名制登记。通过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创业培训或小额担保贷款等服务,使这些未就业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对低保家庭、社会孤儿、烈属、残疾等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湖北省提供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按照每人8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

为搭建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对接平台,湖北今年还将继续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并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60%给予就业见习补贴,帮助他们积累工作经验,顺利找到工作。

【来源:《新华社》2016年6月17日】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形成南京宣言——

不做简单教书匠和知识搬运工

本报讯(通讯员 王玲艳)“幼儿园教师教育呼唤高校产生更多创新型、成长型、研究型和反思型的教师,我们不能做简单的教书匠和知识的搬运工。”日前,由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主办的全国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暨高校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高层论坛在南师大举行,来自省内外25个高校的代表相互介绍了各自学校专业建设以及卓越教师培养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形成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南京宣言》,提出了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方向、原则。

宣言呼吁,用实际行动践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准入制度、教师准入制度和课程准入制度。用专业良知捍卫这个专业的严肃性、纯洁性和科学性。要像研究幼儿学习、发展及课程一样,深入研究幼儿园教师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建立一个以基本科学人文素养为基础,以专业素养提升为核心、以满足个性化需要和多样化能力发展为宗旨的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和课程架构。

宣言提出,要坚持人才培养的实践取向,注重过程,注重参与,以学定教,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必须和学生一起卷入一个个事件、情境中,一起投身到真实的教育生活中。只有在这种场域中才能真正蕴育教育智慧,才能感悟学生的心灵,才能助推学生的专业成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年6月26日】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一批高水平学校快速成长

——教育部职成司司长葛道凯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

一、近年来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总体态势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年招生数、在校生规模稳中有升。2010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学校1246所,招生数310万人,毕业生数316万,在校生数966万人。到2015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1341所,招生数348万,毕业生数322万,在校生数1048万,占到高等教育的41.2%,全年为社会提供技术培训超过2000万人次。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适龄青年提供了进入高校学习并掌握就业技能的机会,对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近年来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重点举措

一是建设示范院校引领战线发展。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央财政资金投入45.5万元,引领带动地方财政投入89.7亿元、行业企业投入28.3亿元,分两批支持200所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了788个专业点,使建设院校办学条件、教学质量明显改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引领带动了高职教育整体发展,提高了高职院校的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

二是加强专业建设服务产业升级。2011-2013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围绕现代农业、制造业发展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投入中央财政资金40亿元,带动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高职学校投入34.28亿元,支持全国977所独立设置公办高职院校建设了1816个重点专业点,惠及全日制在校学生近90万人。

三是打造实训基地强化实践教学。2010-2013年,中央财政共投入16.667亿元,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715所高职院校建设了910个实训基地,引导项目院校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政校企合作新模式,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带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形成了一批集教学、科研、培训、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硬件保障。

四是加强研修培训提供人才支撑。2008年底,教育部、财政部设立“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2010-2015年间共组派46个培训团组550余人次赴海外研修,拓展了高职院校领导的国际视野,拓宽了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海外培训学习渠道,增加了中外职业院校交流合作的机会。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投入中央财政资金4.375亿元,完成培训项目2296个,培训骨干教师37945人次,有效促进了各地建立和完善高职教育教师培养体系,促进高职院校科学制定师资队伍发展规划,形成了国家、省、校三级高职教师素质提高体系。

五是推进教学工作信息化和优质资源共建共享。2010年,启动实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投入中央财政资金3.8亿元,建设了由71个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资源库(共8个子库)和1个学习平台组成,覆盖全部19个高职专业大类的资源库建设体系,建成各类多媒体资源71万余条,资源总量达15.8TB,注册学员达92万余人,累计访问量超过1.5亿人次,构造了跨时空集成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促进了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全面互动的专业教学模式改革。2011年,启动实施高职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到2012年共立项建设了776门高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了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构建了适合在校学生及社会学习者在线学习和交流的网络学习环境。

六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13年,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逐步使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与普通本科考试分离,重点探索“知识+技能”的考试评价办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入学形式。《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要求,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要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据统计,2015年高职分类考试招生数达到170万人,首次超过高职招生计划总量的50%。

七是落实生均经费制度健全稳定投入机制。2014年,教育部配合财政部门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要求地方政府主导,建立完善所属公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到2017年,各地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应当不低于12000元。截至2015年底,全国所有省份均建立了高职生均经费制度。高职奖学金覆盖近30%学生,助学金覆盖25%以上的学生。

八是构建教育内部保证与教育外部评价协调配套的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完善督导评估。2008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在全国开展第二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评估(简称高职评估),依托“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完善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宏观管理,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2016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暂行办法》《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按照统一标准、统一程序、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原则,委托第三方机构基于学校相关数据信息和省级评估报告,运用测量工具进行分析评估,形成国家评估报告。

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和《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构建职业院校教学工作内部诊断改进制度,适应管办评分离的政策背景,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强化职业院校落实第一质量主体责任,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履行管理职责,持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健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2012年以来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高职院校、省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委托第三方逐年发布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学校三级发布体系。国家高职质量年度报告围绕“学生发展是根本,学校工作是重点,政府推动是保障,服务地方是特色”四个维度,向社会展示高职教育建设成效和问题,体现担当社会责任、接受社会监督、持续改进教育质量的决心和信心,成为展示高职质量的窗口,有效提高了高职教育的社会公信力和认可度。

三、高职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的主要表现

一是专业设置渐趋合理。一直以来,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优化院校布局和专业结构。201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教职成〔2015〕10号)修订印发,保持19个专业大类数目不变、排序和划分有所调整,将专业类由原来的78个增加到99个,专业总数由1170个调减到748个,同时列举了746个专业方向。调减后的一、二、三产相关专业数比例为6.8∶39.4∶53.8,与当前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基本吻合,更加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要求,更加契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加强化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更加注重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更加强调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完善。

二是产教融合不断深化。制定了《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完善相关制度,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合作育人、共赢发展。调整重组62个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门类,形成了行业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力载体。积极开展产教对话活动,自2010年以来累计举办70余次,深化了产教对接与合作。推动并联合机械、有色金属、供销、水利等行业,分类制订专项政策。推动校企联合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享师资资源,共建实训基地,共担学生就业。全面启动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遴选确定165家单位探索“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促进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丰富校企合作形式。指导组建了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联盟等协作组织;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由行业组织牵头设计,企业全面参与实施。

三是师资队伍持续优化。“十二五”以来,高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实现持续快速增长,总规模达到63万人,专任教师达到43.66万人,“双师型”教师占比已接近40%,兼职教师达到13万人。依托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建立了93个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8个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和10个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单位。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专设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项目,每年组织5000名高职教师到企业实践,示范带动地方支持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2016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明确了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内容形式、组织管理、保障措施、考核奖惩的具体要求,为职业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是就业质量逐年提高。据麦可思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0-2013年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呈增长态势,2013年开始稳定在91%左右。2010-2015年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增长趋势明显,2015年比2010年月收入提高59.1%。2015年高职理工农医类毕业生中有65%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自2011年以来,高职毕业生专业相关度保持稳定。

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成效

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006-2015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该计划分两期实施,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45.5亿元,拉动地方财政投入89.7亿元,行业企业投入28.3亿元,支持200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在制造、建筑、能源化工、航天航空、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农林牧渔、医疗卫生和服务业等领域,重点建设了788个专业点。

该计划的实施,有力提升了项目院校的办学实力、管理水平和培养质量,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一是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据调查,项目院校2014届毕业生的雇主满意度为91.12%;半年后毕业生就业率为93.7%;半年后平均月收入3312元,较2011届增长21.41%;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3.7%,较2011届增长0.5个百分点。二是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2014年项目院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收入累计超过10亿元,校均超过520万元;横向科研经费到款额校均410万元;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的比例达65.52%;非学历培训收入校均499万元,公益性培训服务校均超过2万人日。三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开展。项目院校合作企业总计超过5.5万家,校均超过280家;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将近1.5万元;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与专业教师比基本达到1:1,专业双师素质教师接近75%,兼职教师总数超过16万人,专任教师企业实践人均26天/年。四是政府服务不断优化。一些地方政府实施企业支持职教地方税收优惠、实习实训安全责任分担等政策,健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与培训、顶岗实习工伤保险补贴等制度;全国31个省(区市)均建立了高职生均拨款制度,部分地方还出台了高职学生企业实习财政补贴经费等制度。五是专项拉动作用明显。中央财政专项投入45亿元,拉动地方财政、行业企业分别投入90亿元、28亿元,2015年项目院校生均财政经费校均1.3万元。

在该计划带动下,各省先后建设了281所省级示范(骨干)院校,中央和地方两级优质高职院校数达到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40%,优质高职院校的创建范围不断扩大。示范骨干校建设的经验和做法由点到面、不断扩大,逐渐上升为制度,持续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将主动适应国家重大战略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着力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努力建成一批更高水平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

五、今后一个时期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重点举措

未来一段时间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问题导向,直面发展难题,总结各地实践经验,规划设计系列政策制度和任务项目,进一步优化结构,加快完善发展机制,提升发展质量,提高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

(一)服务国家战略

一是适应需求,要对接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动态调整院校布局和专业结构。二是服务区域,要支持学校集中力量办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群),深入推进地市级综合改革试点,探索东中西部合作机制,为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发展作贡献。三是重在创新,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四是面向世界,要主动发掘“走出去”企业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和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要的本土人才,在境外开展职业教育。五是办出特色,各地要支持建设一批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的优质高职院校,争创国际先进水平。

(二)深化改革创新

一是落实考试招生改革,要规范实施“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二是坚持培养模式改革,要深入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三是推进学习成果转化,要探索普通本科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社区教育机构之间的学分转移与认定,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四是探索办学模式和办学体制改革。

(三)聚焦内涵建设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要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二是推进专业、课程和教材改革,要加快修订专业标准,切实推进“五个对接”。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专任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加强以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为主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高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四是加快推进信息化,加快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切实加强优质资源建设。

(四)校企深度合作

一是组建职教集团,要鼓励中央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行业部门等牵头组建职教集团,开展多元投入主体依法共建改革试点;支持有特色的高职院校以输出品牌、资源和管理的方式成立连锁型职教集团。二是加强技术技能积累,要支持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加强应用技术的研发能力,提高技术服务的附加值;加强民族文化、民间技艺的传承发展和人才培养,努力发展成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资源集聚地。三是开展职工培训,要探索创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协调机制,为职工继续教育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四是服务社区,要发挥高职院校资源优势,向社区开放服务,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五)完善治理结构

一是完善院校章程,要按要求完成职业院校章程建设,健全以章程为统领规范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制度体系。二是完善决策机制,要推动高职院校设立有办学相关方代表参加的理事会或董事会机构,探索设立校级学术委员会,根据条件设立校级专业指导委员会。三是推进分类管理,要编制“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鼓励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四是强化质量监控,要发挥学校的教学质量保证主体作用,完善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分类推进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

(六)扩大对外开放

一是完善对话机制,加强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政策对话,引进优质资源助力高职更好发展。二是制订援助政策,研究制订职教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渠道和政策,鼓励示范性和沿边地区高职院校吸引境外学生来华学习并不断扩大规模。三是参与国际事务,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国际标准与规则研制,推动职业资格框架互认,提高国际话语权。四是开展国际办学,配合“一带一路”战略,为周边国家培养培训熟悉中华传统文化、当地经济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提升我国职业教育软实力。

六、推进高水平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是加快推进优质学校建设。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简称《行动计划》)指出,到2018年支持地方建设200所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的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北京、天津、浙江等30个省份《行动计划》落实方案明确将“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列入实施项目,今后三年预估投入63.65亿元建设313所优质学校。项目实施完成后,教育部将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和实际建设成效,对建设结果进行检查认定。

二是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规划项目。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编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启动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规划项目,“十三五”期间拟投入50亿元,支持100所左右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来源:《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16年6月28日】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