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专刊(2016年)

发布时间:2016-01-22 浏览次数:

高职教育专刊

(2016年)

本 期 要 目

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技能强国

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开展职业教育科学研究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快天津示范区升级版建设

工业信息化中的人力资源结构、能力与素质

中国职业教育:2030愿景

现代职业教育必须突出“工匠精神”的培育

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前沿与趋势

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机制

面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信息化几个关键问题思考

现代职教“三结合”的评估导向

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几个重大问题辨析

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现代职业教育的深度思考

建立与职业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华为人才战略与校企合作实践

加快推进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

【编者按】2016年5月8—9日,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论坛暨第二届全国职业教育科研院(所)联席会在天津召开。此次论坛和会议由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天津市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天津青年职业学院具体承办,是2016年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朱之文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做主旨讲话,多位知名专家在论坛上就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理论与路径进行了交流。我们根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2016年第16期的资料摘编了领导和专家讲话与观点,以飨读者。

主 办:奥门威奥门威斯人网站注册平台 联系电话:0451-85560128

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技能强国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很高兴在这个多姿多彩的初夏时节,参加2016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借此机会,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职业教育一线的广大教职员工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关心支持职业教育事业的各级党委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自2008年以来,教育部联合天津市政府、国家有关部委、社会团体和行业组织,已经连续成功举办八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创新成果,有力推动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显著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去年,国务院决定将每年5月第二周设为“职业教育活动周”,李克强总理还专门为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做出重要批示,进一步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今年是《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20周年,适逢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产生150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历史节点上,我们把职业教育活动周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两项活动放在一起共同举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纵观我国近现代发展历程,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息息相关,贯穿于中华民族探求救亡图存、追求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始终。从19世纪6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前,职业教育以振兴实业为主要目标,起步于民族危难之际,发轫于内忧外患之时,为发展我国的民族工商业,培养早期的产业工人,做出了积极探索。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壮大,培养了一大批各行各业急需的人才,为国家建立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推进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变,提供了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印发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职教战线努力拼搏下,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开启了改革发展新征程,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日趋成熟,框架体系基本形成,焕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活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既面临重要战略机遇,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历史和国际经验表明,无论是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先机,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是让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都需要重视技术技能人才、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我们把今年的职业教育活动周主题定为“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这是国家的需求,也是时代的呼唤。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就是要培育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培养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释放出巨大的人才红利,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打下坚实基础。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走过150年不平凡历程的职业教育,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三五”时期,职业教育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瞄准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紧扣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两大主题,着眼供给侧改革的需求,着力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加强建设,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服务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充足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为此,要特别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一技之长才能有更好保障”,强调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职业教育”。李克强总理也提出要“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实现新跨越”。各级政府要依法履责,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期盼谋篇布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把中央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同步发展,与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更新换代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求更加契合。要把职业教育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到2020年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强化督导评估,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政府工作业绩考核指标,狠抓贯彻落实,建立问责机制,确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要重视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的良好氛围,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方针政策,大力宣传技术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和重要贡献,消除社会的误解和偏见,消除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歧视,使全社会了解职教、体验职教、参与职教、共享职教改革发展成果,让职业教育受到尊重,让劳动者受到尊重!

二要进一步服务好国家战略。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势头良好,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正在实施。要紧跟科技和产业发展新趋势,促进职业教育的规模、结构、层次、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协调互动,加快培养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抢占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制高点。要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体系,落实好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等政策,统筹办好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实行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制度,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出更大贡献。

三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要更加解放思想,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抓住修订《职业教育法》的契机,推进教育政策、产业政策、用人政策的衔接配套,协调好教育、经济、劳动、就业等领域联动改革的关系,健全体现职教规律和特色的各类办学标准,打好改革的“组合拳”。要适应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发展的潮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创造和提供优质的教育供给。要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形成企业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教育和产业、学校和企业多元参与的治理结构,使办好职业教育成为教育界和产业界的共同行动。要积极推进试点试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定向施策、率先突破,探索行业企业参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待遇提升的有效形式。

四要进一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职业教育仍然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与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要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培养模式、管理制度和育人文化,特别是结合产业特点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让我们的学生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社会道德,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要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推广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强化实习实训环节,加强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训练。要教育学生崇尚劳动,让学生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要教育学生敬业守信,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教育学生精益求精,掌握中高端技术技能,成长为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生力军。要教育学生敢于创新,提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等能力,将大量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更广阔平台,建好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立交桥,助力有志成才的孩子们创造美好人生。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办好职业教育,需要汇聚众智、齐心协力、久久为功。设立职业教育活动周、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发展职业教育、营造良好环境的重要举措。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在举办活动周、开展技能大赛等重大活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良好社会影响。今年,各地要精心安排,力求创新,进一步办好。要体现理念创新,把弘扬工匠精神、推进创新创业等体现在各项活动中,强调规范操作、团队合作、精雕细作,于细节之中见真功。要体现组织创新,今年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成员单位由原来的31家增加到37家,新增了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等6个部门,职业教育活动周也增加了宣传部门共同主办,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党政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要体现内容创新,做好开放校园、开放企业、开放院所、开放赛场、为民服务等各项活动,让全社会有机会参与和体验,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要体现形式创新,把活动周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等有机结合起来,既注重赛技能,又注重展风貌,多角度体现职业教育德技并重的育人理念。要体现风尚创新,务求实效、反对浮夸,既展示好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果和良好风貌,也加强对职教战线的引导和教育,廉洁、规范、按制度办好活动,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增添正能量。希望参赛的院校和师生展示出真才实学和扎实功底,力争上游、勇于拼搏,赛出水平、赛出风格,谱写出绚丽多彩的青春之歌。本次大赛有近500万名职业院校学生报名参赛,大家非常踊跃,今天在座的同学们也是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借这个机会,我也向同学们提几点希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树立为国奉献、为民服务的远大志向。技术技能筑牢强国基石,职业教育成就出彩人生。打造技术技能强国的历史使命,为每个青年学子创造了建功立业、创造精彩人生的广阔舞台。同学们要将个人命运和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在为国家民族人民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书写精彩人生。

第二,希望同学们刻苦学习,掌握过硬的知识和本领。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技能人才,也应该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同学们要脚踏实地,潜心钻研,夯实基础,既要掌握知识本领、身怀一技之长,也要积淀职业素养,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为将来建功立业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希望同学们转变观念、鼓足干劲,积极投身实践。目前全国中职高职都已占教育的半壁江山,地位十分重要。同学们要树立“不唯学历凭能力”“行行出状元”的自信,用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打造职业教育金字招牌,用勤劳的双手、扎实的行动创造不凡业绩。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我们正处在伟大的时代,弘扬工匠精神重任在肩,打造技能强国正当其时。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解放思想、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努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祝2016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取得圆满成功!预祝同学们一展风采、再创佳绩!

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开展职业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

我们在这里举办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论坛即第二届全国职业教育科研院所联席会议,这是今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次论坛围绕“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愿景与途径”这一主题,主要就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完善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加强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等涉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在此,我谨代表教育部,对本次论坛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天津市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今天上午,刘延东副总理亲自出席“2016年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开幕式,视察了有关竞赛项目,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更多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寄予的厚望。延东同志强调了职业教育的特殊性、重要性,深刻分析了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任务,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面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延东同志讲话站位高,视野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一个领域,在服务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改善民生、帮助贫困家庭脱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在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明显提速,投入保障力度切实加大,职业院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扎实推进,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吸引力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但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大力支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尤为重要、尤为紧迫。

从国内情况来看,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进一步办好职业教育,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中央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部署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创新驱动、脱贫攻坚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全面启动了供给侧改革,这些都需要职业教育更好地发挥优势,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比如,实施“中国制造2025”,需要一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军作为支撑;实施脱贫攻坚计划,需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实现技能富民、技能安民;淘汰落后产能,需要对新转移的数以百万计的劳动力提供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就业创业的能力。

从国际形势来看,自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以来,美、欧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加快振兴制造业。比如,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战略,颁布《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提出“工业4.0”愿景,通过制造技术与信息通信技术结合,构建“智能工厂”。同时,以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广泛运用等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对人类现有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甚至是颠覆性的影响。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传统制造业的一些工作岗位将大幅减少甚至趋于消失,同时又催生了许多新的工作岗位。受到人工智能威胁最大的还是发展中国家,大量的简单劳动将被自动化机器所取代。这些都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步伐,加大改革力度,及时调整结构,创新培养模式,更加积极有效地应对。

可以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如何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不仅关系教育发展全局,还关系国家发展大计。职业教育科研战线是谋划和发展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依靠力量,肩负着特殊而重要的使命。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工作。2011年,延东同志做出重要批示,强调教育科研是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性工作,担负着探寻规律、服务决策、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重任。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国已建立起一批职业教育科研机构,初步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职业教育科研体系,拥有一大批高素质专职研究人员,开展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课题研究,在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希望职业教育科研战线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问题导向,扎实开展职业教育研究,多出标志性成果,为发展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这里,我提几点要求和希望:

第一,加强理论研究。我国举办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办好中国的职业教育,既要遵循职业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扎根中国大地,充分考虑我国的特殊性、差异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开展职业教育研究,一定要立足国情,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吸取养分,既要总结成功经验,也要深刻汲取教训。尤其要注重理论创新,善于用中国的话语分析和阐释中国职业教育的问题,不断发展和丰富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引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为发展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提供理论支撑。

第二,加强实证研究。提高职业教育研究水平,更好地指导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践,要在“实证”二字上多下功夫,多关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比如,如何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如何合理确定不同层次职业院校办学定位,切实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如何在职业院校办学实践中更好地体现就业导向?如何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如何创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如何解决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紧缺问题?如何完善社会用人制度,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地位和待遇?如何建立健全多渠道职业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等等。要聚焦这些问题,多开展实地调查,多进行定量分析,多作案例剖析,尤其要注重研究方法的创新,主要基于数据和事实说话,形成更多高水平政策咨询报告,更好地指导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践。

第三,加强国际研究。发展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要注重学习借鉴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职业教育研究要密切跟踪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进展情况,及时掌握国际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动态,认真消化吸收,提出学习借鉴的意见建议。要与有关国家职业教育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密切的联系,在职业教育研究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要注重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的国际化职业教育科研人才,推出一批反映职业教育发展前沿、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要在世界范围内讲好中国职业教育的故事,传播好中国职业教育的声音,扩大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第四,加强能力建设。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坚持科研先行,注重发挥科研的重要支撑作用和引领作用。要重视职业教育科研投入,围绕职业教育发展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做好科研项目规划、立项和组织实施工作,重点部署一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树立良好学风,着力打造一支具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敏锐洞察力和扎实科研能力的职业教育研究队伍。要注重职业教育数据和资料积累,建设开放、综合、高效、共享的职业教育科研信息平台,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智库。

全国职业教育科研院所联席会议是加强职业教育研究队伍交流、合作、共享的重要平台。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要发挥好牵头作用,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动员和组织全国职业教育科(教)研战线协同创新,共同建设服务决策的智囊团、改革创新的思想库、指导实践的先遣队,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快天津示范区升级版建设

(天津市副市长曹小红)

在全国职教大赛和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在津举办首届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论坛暨第二届全国职业教育科研院(所)联席会议,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关联最密切、融合最深入。2014年,中央召开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新时期我国职教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战略重点,对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着力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提出明确要求。今天,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在津举办首届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论坛暨第二届全国职业教育科研院(所)联席会议,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科研工作,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天津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天津职业教育具有良好的历史传统。天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特别是近年来,我市与教育部共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示范区,搭建职教大赛平台,建设海河教育园区,创办应用技术大学,在校企融合、工学结合、国际合作、培训超市、双师双证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明显成效。这次论坛在津举行,对深化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加快示范区升级版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希望我市各职业院校和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把握机遇,虚心求教,认真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好的经验和做法,更新理念,增长才干,为加快我市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同时,也希望各位专家不吝赐教,在津期间多走一走、看一看,对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工业信息化中的人力资源结构、能力与素质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湘丽)

一、工业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

近年来,由信息通信技术(ICT)等飞跃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的制造方式变革引起了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2012年4月刊发“第三次工业革命”专辑,指出工业革命是以生产方式转变为重要标志的制造业变革。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器生产取代了家庭作坊式的手工制作;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福特汽车流水线生产为代表的制造方式开启了大规模生产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是生产方式由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转变。在这场由信息通信技术驱动的新工业革命中,各国都制定了国家战略,如,美国先进制造战略和工业互联网理念,德国的工业4.0战略,日本的机器人战略,中国的制造2025战略。

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智能化、网络化和大数据分析。智能制造是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过程进行操作、控制和管理。可实现制造成本、安全性和环境影响的大幅改善;提高制造柔性、生产速度和产品定制程度;提升制造过程的价值创造能力。网络化是指将网络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构建面向企业特定需求的基于网络的制造系统。可开展覆盖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全部或部分环节的业务活动,实现企业间的协同和各种社会资源的共享与集成;可灵活地对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形成“大规模定制”生产体系。大数据分析是指对智能设备运转所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收集、储存与分析。大数据分析可用于优化制造系统、分析市场需求,还将促使制造与服务紧密结合,加快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二、新工业革命对人力资源的影响

第一,新工业革命将加速推进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的应用,减少生产制造中的劳动投入量,实现少量“现代知识型员工”对大量“传统简单劳动者”的替代。由于制造过程的智能化,近年里出现了跨国企业把工厂从发展中国家回迁到发达国家的“逆转移”现象。如,富士康江苏昆山工厂引进自动化智能生产线后,用工数量由2013年的11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6万人。智能制造一方面有提高效率、降低劳动成本的效果,另一方面也使工人,尤其是从事简单操作的工人面临转岗甚至失业的风险。作为世界制造大国的中国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改进组织以创造更多的新部门和新岗位、如何改进学习体系使人持续更新技能以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第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将会增加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减少对低技能劳动者,尤其是中等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劳动者的工作领域可能被限定在高附加价值和低附加价值两个劳动环节。牛津大学Frey和Osbome的研究表明,未来20年里47%的美国从业人员将面临被替代的危险。他们所处的职业是办公室与行政事务、销售与批发、服务、交通和生产制造。日本国立信息学研究所新井纪子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擅长海量分析与计算,未来必将进入调查、分析、设计等领域,从而导致员工向其他工作领域转移,而留给人的工作领域,要么是高度知识型劳动,要么是体力劳动或者不需要教育的低工资劳动。麻省理工学院的埃里克·布林约尔松教授和安德鲁·麦卡菲在《和机器赛跑》中也指出,未来10年里劳动需求将呈现两极分化,技能与工资的关系将变成U形。我们必须思考人与设备在智能化社会中的分工与合作,以更合理地调整技能培养方向和工作方式。

第三,随着技术不断数字化、智能化,人的知识型技能将会越来越重要。智能设备虽然能够替代简单操作甚至一些分析型工作,但无法替代人去思考至今为止没有过的新事物,无法像人那样跳出过去经验去创造新概念、新想法、新产品。想象力、创造力是无法被机器替代的,而这正是人在未来智能化社会中最需要掌握的能力。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环境将充满不确定性和变化性。因此,人就不能局限在狭窄的专业领域中,而要掌握包括从技术到商业模式的广范围的知识与技能,形成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三、培养符合工业信息化需要的创新人才

一是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形成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教育体系和相应机制。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适时分析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使各层次教育规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同步,更有效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减少单纯归类、计算、审核、分析类专业,如会计、文秘、法律专业等。打破文理分科界限,增加集科学、社会、商务在内的跨专业、综合专业等。二是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应该具备高度化、多样化能力。高度化的能力,是指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某个学科和技术领域达到了最前沿水平。多样化能力,是指掌握多个学科、多个技术领域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重点培养的四个能力领域:解决跨领域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项目管理与组织能力、合作沟通能力。要注重拓宽知识、技术领域,要培养多种能力;注重培养技术领域以外的人文社会、管理领域的能力;注重培养综合化能力,即整合和综合使用各种知识与技术的能力。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首先,能力目标应该和实际的技术、商业、社会问题紧密联系。如由教育机构和企业共同设立课题,挑选学生和企业研发人员组成团队来进行攻关。其次,采取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的培养方式。单独的教育课程;课题研习形式。再次,课题具有新颖性、前沿性、现实性、学科交叉性;课题没有答案;跨专业领域成员结构;具象化的课题成果;把优秀的课题成果推荐给社会使用。四是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从国外实践来看,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主要由教育机构和企业来承担。创新人才培养经费分担有三种模式。不论是哪种模式,都会必须有一个好的机制来保证资金的长期供给。

中国应该根据未来科学技术变化、产业结构发展等因素,制定创新人才的能力目标和培养计划。做好长期资金供给的准备,保证相关资金的一贯性投入。在教育机构、企业设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来保证计划的实施。鼓励学校、产业界共同开发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方法,对其中被证实有效的方法,政府提供资金进行推广。

中国职业教育:2030愿景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

在国际趋势方面,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很多国家经济受到重创。为寻求经济复苏之路,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德国大力实施“2020高技术战略”,并于2013年4月提出“工业4.0”愿景,以信息物理系统为基础,通过制造技术与信息通信技术结合,构建“智能工厂”。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仁川市举办“世界教育论坛”,通过《仁川宣言——教育2030:走向全纳和公平的高质量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要求向学习者提供公平的、高质量的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机会。国际劳工组织也倡导各国加强职业教育,帮助年轻人找到体面工作。

这一国际趋势正在改变着教育范式,其对教与学、计划与管理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教与学方面,从专注于上学转变为关注终身学习;从专注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关注以学习者为中心;从专注以传播信息为中心转变为关注建构认知能力;从专注于记忆转变为关注分析、归纳及应用;从专注于知识转变为关注发展技能和能力。在教育计划与管理方面,从专注于数量扩张转变为关注质量提升;从专注于供给转变为关注需求;从专注于机会可获得性转变为关注公平性与适应性;从专注于提供条件转变为关注结果与影响;从专注于经费投入转变为关注系统效率。

在国内背景方面,当前,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求职业教育继续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要求职业教育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要求职业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要求统筹促进城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建立多元参与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

当前,社会轻视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人才的现象仍很普遍;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不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保障机制不完善;大部分职业院校基础能力相对薄弱;人才培养质量不尽适应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这些依然是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和问题。

在发展愿景方面,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职业教育应努力形成有力支撑和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世界潮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灵活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会,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实现如下愿景:层次结构更加科学,基础能力更加现代;学习方式更加灵活,教育质量更加优良;基本制度更加完备,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国际合作更加全面。

要实现上述愿景,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促进全纳与公平;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办学活力;坚持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坚持内涵发展,聚焦质量提升;坚持政府推动,实行协同治理。

实现中国职业教育2030愿景有几大重要条件:一是提高对技术技能人才和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二是明确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在职业教育中地位;三是健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四是建立国家资格(资历)框架;五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技术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家应当把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开发作为重要国家战略,要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突破口和切入点,使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推进。

我国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经费中比例为11.4%。2010年,经合组织国家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值为6.3%,职教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达1%,也就是说职业教育经费约占整个教育经费的16%。世界银行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表明,职业教育的生均成本应是同级普通教育的2.53倍,2013年我国中职财政预算生均公用经费仅是普通高中的1.30倍,有9个省份低于普通高中,北京只有67%,江西是71%,青海是76%。高职院校学生所交学杂费占教育经费收入的比重(32.05%)明显高于本科院校(23.52%)。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来自低收入家庭,他们却承担了更高比例的教育成本,这不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

因此,国家应该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应当不低于普通高中的2倍,高等职业院校生均经费不低于普通本科的1.5倍;在实行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的同时,大幅度降低高职学费标准,2020年起,高职学费标准应当是同门类本科学费的二分之一。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社会文化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源头动力,是决定职业教育发展的最根本因素。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让大多数技术技能人才进入中等收入阶层,要让各行各业能工巧匠进入高收入阶层。同时,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政治待遇。

现代职业教育必须突出“工匠精神”的培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小鲁)

首先,必须要了解什么是工匠。工匠是长期受到工业文明熏陶,训练、培育出来的一种专门人才,是与工业文明的发展、熏陶和浸润联系在一起的。第二,从工匠的角度看,他应该有精神境界和独特的界定。一方面应该具备极强的专业性,在专业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另一方面应该具备强烈的专业追求,努力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还应该具备坚定的专业操守,舍得放弃诱惑、坚持企业忠诚,把自己的精神生活,都寄托在专业奉献上。工匠精神更重要的是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即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三者的统一。

工匠精神具有专业性、职业性和人文性3个特征。工匠精神是一种源于职业教育,又高于职业教育;源于工业文明,又进入后工业文明;源于教育,又跳出教育去看待的教育理想境界和追求。首先,工匠自身的技能、技艺和技术是其物质载体和最根本的职业生涯追求;其次,他们与之相衬的独特精神表现为对自己专业的独特的职业态度,没有这种职业态度,他不能够将自己的专业变成自己生命存在的方式;最后,工匠要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和最终的社会人文关怀,因此,人文素养的培育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人文素质,端正的职业态度,不断提升的专业技能,他就不可能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和专业领域的不懈创新的动力源。

正确认识“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第一,它是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精神成果,是对该成果的一种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具体化理解,是一个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具有与世界文明接轨的桥梁和纽带。职业教育在本质上,就应该以这种精神成果,作为自己的价值根本和导向。

第二,它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精神标杆。只有这样去理解工匠精神,才能够为职业教育树立一个志存高远的工作标杆,使得职业教育免于陷入培育、生产“机器人”的尴尬地位,才能走出终极教育、次等教育的认识误区。当职业教育确立这样的标杆之时,会给职业教育带来一种全新的、教育本质性的改造。

第三,它是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特征和灵魂。只有这样去理解工匠精神,才能够将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去,即职业教育应该有它自己独特的判断和选择。立德树人应当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精神性内涵和灵魂。只有将工匠精神的培育重视起来,落到实处,才能给职业教育灌注丰富的思想内容,才能给职业教育提升其真正的人文价值,才能给职业教育带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质和亮点,培养好德艺双馨的人才。

第四,它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这样理解工匠精神,并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必然会给职业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对工匠精神的正确理解,以及教育教学改革对它的适应与培育,成了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尺度和指导思想。

第五,它是职业教育文化软实力的象征。将工匠精神的正确理解引入职业教育,并向社会广泛宣传,对于改变职业教育的形象,调整职业教育的社会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社会真正认识到劳动光荣、职业宝贵、创造伟大。

如何更好地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第一,在工作指导思想上,职业院校要从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要求出发,摈弃普通教育的目标约束,重新认识职业教育的目标,正确认识工匠精神对于职业教育的价值,从而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思想武器,奠定现实基础。

第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职业院校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全过程,在课程设置、实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中加强理性教育的内容。通过必要的人文课程学习,职业生涯教育,技术理性的培育和引导,使得整个职业院校教学过程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学生能力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

第三,在产教融合的落实上,职业院校必须利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平台,加强对工匠精神培育的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从而使得这种工匠精神与技术活动、技能培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内化到学生自身的精神内在结构之中。

第四,在师生共同成长的实践中,职业院校要以工匠精神培育为抓手和载体,给学生、教师一个密切互动、共同成长的机制,只有这样,精神性的培养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机而又有效的教与学统一的过程。工匠精神的培育,对于职业院校的所有教师,都是一次全新的教育改革、教育理念创新的挑战。

第五,在自身文化软实力构建过程中,职业院校要以工匠精神的培育作为切入点和制高点,构建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同时以这种文化软实力向全社会推送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显然,只有弘扬工匠精神,才能真正营造劳动光荣、职业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才能够有职业教育文化软实力生存的社会基础。因此,所有职业院校必须提高自身社会责任感,在自身文化软实力建设中,以工匠精神的培育为重点,将劳动、职业和创造的价值和意义,向整个社会宣传。

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前沿与趋势

(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志群)

关于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我国有多种分类方式。在有关讨论中,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始终是一个核心问题。按照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课程1.0;理论为实践服务的课程2.0;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3.0。

在课程1.0阶段,其基本特征可概述为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课程。围绕“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建立了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不追求或无法追求其在内容和时间上的协调;理论教学以“事实知识”为主,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与具体工作情境没有直接联系;实践教学强调动作技能技巧习得,缺乏真实工作情境中的学习。

在该阶段,没有将“工作”作为整体看待,无法形成对工作的整体认识,也无法获得相应的工作经验;忽视发现性学习和行动学习在职业发展中的价值,无法最终形成高层次的职业认知能力;职业教育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不擅长演绎式学习,在脱离具体情境的理论学习中困难很大,无法实现知识的迁移。理论与实践并行的学科课程没有将“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无法实现认识的“关联性”和“全面性”,很难培养人的全面工作能力。

在课程2.0阶段,其基本特征可概述为理论为实践服务的课程。在该阶段,课程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为目标,在劳动市场需求分析、职业和工作分析基础上确定资格要求、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典型的如起源于北美的能力本位课程(CBE/DACUM),将知识学习作为习得技能和能力发展的基础,对知识没有系统性和量的要求,其指导思想为“理论知识必须够用为度”。“能力本位”理念取代中国传统的“知识本位”理念,几乎引发了职业教育课程理念的革命;学习是“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关注可观察的行为变化(行为主义);忽略职业认知能力发展等教育性目标;没有关注实践性知识(隐性知识)的学习规律,不符合“情境学习”和“建构主义”等现代学习理论的要求。

在课程3.0阶段,其典型特征可概括为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整体化的课程设计不但能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在工作过程中获得职业认知和设计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典型的如项目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学习领域等等。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目标是发展综合职业能力,学习内容是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与学科知识没有对应关系。学习过程具有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学生在综合的职业行动中思考和学习;学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对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进行整体化的感悟和反思,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符合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理念,是未来课程发展的方向;教学管理水平落后和教师能力不足,阻碍了其大规模的实施和推广。

教育部“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技术程序的探索;上海市探索建立地方性的课程开发技术标准和流程的研究和实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准编制指南》以及《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的开发与实践,这些都是行政部门开展的有关“课程开发技术标准”的研究和探索。

当前,项目教学已被我国职业教育界所广泛认可,但是对教学项目的理解有多种多样,有人认为项目教学是“具体的产品、服务或决策”;有人认为项目教学是按照“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能力发展逻辑规律确定的、工作过程完整性的、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汉语“项目”的原始意义看,项目教学可理解为“事物的条目”,因此会形成“知识教学项目”和“技能训练项目”。在PBL教学中,项目是“一种教学思想体系”,是一种蓝图或框架。他还对其他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实践探索,如引导课文法,任务引领(驱动)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技术试验法等;IT技术辅助下的教学实践,如远程或混合式学习、微课、慕课等;基于工作岗位的学习方法和组织形式,如(大师)工作室,学习站等。

教与学的评价包括教学诊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建构主义的授权评价,职业能力大规模诊断与测评,技能大赛的试题研究,项目教学的过程性评价等方面。职业教育评估可划分为测验和测量时代、描述时代、判断时代、建构时代等4个发展阶段。第四代评估强调诊断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过程。以COMET职业能力测评为例,该测评并不是测试学生掌握了多少学科知识,而是测量学生能否在实际工作情境中,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望未来,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实践将更加理性,针对性更强;更加注重探索实验和建立课程开发的技术流程和规范;开展多学科多视角研究,建立新的课程制度,提升教学实践水平;更加强调教育学科内部的协同创新。通过严谨的实证研究,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和解决方案;职业教育研究共同体内部将进行有效交流和协作,以打破“研究孤岛”现状,提供跨学科、多领域的解决方案。

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机制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授曹晔)

一、职教师资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问题主要集中以下方面:

第一,数量问题:职业院校生师比如何确定。从2010年开始,我国中职学校招生人数大幅下降,从2010年的2 238.52万人下降到2014年的1 755.28万人,与此同时,中职学校教师人数从2012年也开始下降,由88.1万人下降到2014年的85.84万人。在人数下降的同时,职业院校生师比严重不合理,2014年普通高中生师比为14.44:1,中职学校为21.34:1。而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教师承担着更为繁重的教学任务。如,在高等教育领域,2013年普通本科院校生师比为17.73:1,高职高专17.57:1,数据相差不大,但是在对天津高校调研发现,高职院校教师周学时平均在20学时以上,远高于普通本科院校教师。

第二,质量问题:双师还需双能。双师型教师建设已成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从2005年的12.45%,提高到2013年的26.31%,8年时间提高了13.86个百分点。然而,“双师型”教师质量还难以名副其实。对中职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学员信息的统计发现,拥有职业资格的培训学员比例是40.61%,其中,中级工为24.05%、高级工15.15%、技师为5.07%、高级技师2.53%。

第三,来源问题:本科过剩,学校仍是主渠道。从学历角度看,2005年以来,中职学校新录用专任教师中,本科毕业生始终具有主体地位,同时研究生数量大幅提升,从2005年的671人上升到2013年的2 188人,扩大了2倍多,专科生大幅下降。

从来源渠道看,全国每年有60多万名普通师范毕业生,其中仅30%可进入基础教育领域从教。2013年我国25所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有17 157名职教师范毕业生,当年中等职业学校录用本科毕业生13 114人,其中职教师范生仅1 551人,占中等职业学校录用本科毕业生人数的比例为11.44%。2013年与2005年相比,中职学校新增教师来源中,录用毕业生由30%变为29%,外单位教师调入由31%上升为42%、校内外非教师调入由14%变为13%,其他由25%下降为16%。学校仍是教师来源的主渠道。这一组数据与以上数据对比可知,职业院校师资来源存在突出问题。

第四,区域发展失衡问题:西部难补。2013年全国生师比为23:1,东部为21:1,中部为22:1,西部为27:1。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提出的最高标准是20:1。按此标准西部地区仅有两个省份合格。各省生师比最低的吉林11:1,最高的广西40:1,最高的为最低的近4倍。

二、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机制

第一,严格教师技能准入门槛。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技能是其从事教学工作的必备能力,若不严格教师技能准入门槛,而是通过后期培养,新增教师很难达到实际教学的要求和需要。这方面职教发达国家已经有充分的经验。如,丹麦要求入职教师须有过学徒培训或相关专业的继续教育经历,并且至少有5年工作经验;挪威要求有技术工人资格和4年职业实践经验,且接受过两年的相关职业理论学习;瑞典要求具有2~7年的专业实践工作经验;瑞士要求须有4年学徒经历,毕业于工程师学校,还要有3年以上的工程师实践经验。

当前,国内一些省份也开始进行了相关探索。如,山东省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新进专业教师一般应具有3年以上所需专业工作经历、三级以上职业资格或助理以上非教师所需系列专业技术职务;高等职业学校半数以上新进专业教师一般应具有3年以上所需专业工作经历、非教师所需系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二级以上职业资格(执业资格)。

第二,职教师资培养一体化、后置化、合作化。由于我国企业培训的缺失,加之体制机制的障碍,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仍主要来源于学校。鉴于这一情况,根据不同需求,建议对职业教育师资采取一体化、后置化、合作化培养。

一体化培养目前可资推广的模式主要包括,借鉴德国经验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本硕一体化培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开展的“3+2”一体化贯通培养模式(选拔优秀高职院校毕业生开展2年的本科教育);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开展的“3+5”一体化贯通培养模式(招收优秀中职或初中毕业生,经过3年的中职教育后再开展5年的本科教育)。

后置培养:中职学校对新入职教师开展1年的培养,其中,半年的企业实践、半年的教育教学培养。

合作培养:针对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师资缺乏和紧缺专业教师的需求,由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免费师范生教育。

第三,在职教师培训,逐步走向专业化、个性化、社会化。2013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颁布,意味着教师专业化由被动专业化向主动专业化转变,由他塑向自塑转变,教师培训也由政府主导向教师主导转变,从集中统一培训向分散个性化培训转变。其主要表现,培训机构由全能走向专业化;由教育领域走向全社会。培训项目由统一走向分散,由综合(基地+企业)走向单项。培训形式更加丰富,包括基地培训、企业实践、技能大师工作室、教师工作坊等。培训更加社会化。

第四,兼职教师编制化。兼职教师是优化教师队伍素质结构、缓解紧缺专业教师的有效途径,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兼职教师短缺,造成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一是经费,二是体制机制障碍。破解障碍,需要将兼职教师纳入教师队伍进行统一规划,并给予编制。编制可分为固定编、流动编两种形式。

第五,完善教师评聘工作。从教师数量下降来看,职业院校编制不是关键,关键是核定编制人员的身份,切实清理不从事教师工作的专任教师。同时要完善中职教师职称制度,统一四类中等职业学校职称系列,促进教师有序流动;建立实习指导教师职称系列;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正高级职称系列。

第六,落实好教师专业标准。“双师型”与教师专业标准统一起来,贯彻落实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第七,更新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大对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改革支持力度,把教改的权利还给教师。教改成果要重奖。

第八,进一步完善校企双交流、双兼职机制。要进一步落实企业的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地位,建议国务院出台《企业培训促进法》,改进企业培训落后的现状。

第九,通过创新,壮大教师队伍。要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管理制度,要大力提倡职业院校教师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职业院校要给教师提供展示专业才华的机会和平台。

第十,要给教师减负。要把职业学校教师当“先生”看,不要把他们当“神仙”。要给他们减负、松绑。

面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信息化几个关键问题思考

(清华大学教授程建刚)

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成为发展潮流,智慧教育等成为社会热点。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清晰判断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重点,厘清当点的热点、盲点,以及误区,是科学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和课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科学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首先要确定职业教育信息化整体框架、厘清教育信息化下教育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及教育信息化实现途径。

第一,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整体框架。整体来看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需要从内外环境的6个层面进行,分别是课程、专业、学校、区域、行业企业、国家和社会。在此基础上,开展职业教育信息化总体认识、数字资源、人员发展、数字校园、体制机制等六个方面的研究,最终为职业院校提供有效信息化实施方案、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信息化提供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这也是我们承担的教育部信息化“十三五”战略课题“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系统化研究”的总体框架。

第二,关于混合学习和泛在学习。混合学习已经成为教育的一个热点。混合学习实质上是传统教育与数字化教学的结合,其内涵极为丰富,所谓的“混合”,可能是资源的混合、环境的混合、方法的混合、媒体的混合,等等。其核心理念是,在适当的时间,应用适当的技术,契合适当的学习风格,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泛在学习,是在信息化推动下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它是指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学习方式。这种“人人、事事、时时、处处”的学习,是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学习,可满足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在校学习和终身学习等需求。混合学习和泛在学习是教育信息化推进下,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方向。

最后,我们建议在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中,一是要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本质和视角,研究和实践职业教育信息化,真正实现在课程、专业和机构三层面融合;二是要重视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与成果,使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改革,有的放矢;三是借鉴系统论的研究方法与工具,高起点、系统化开展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和实践。

现代职教“三结合”的评估导向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质量保障与评估研究会秘书长李亚东)

一、放管结合:评估将成为新常态

强化督导评估工作是推进职业教育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特别强调,“强化督导评估。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定期开展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专业教学情况评估,实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注重发挥行业、用人单位作用,积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

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更是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的重点和难点。这一背景下,评估工作已经成为推进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

如何推进职业教育评估工作?答案是加快治理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强化第三方评估。要把市场能做的尽量还给市场。这也就是说政府要在简政放权的同时,通过评估来促进其自身的转变和管理。

从国际层面来看,强化“评估”工作也是世界各国的一大趋势。当前国际上兴起新公共管理与质量保障思潮,其核心思想就是公共治理。其研究发现在教育管理分权制国家,政府想借助社会中介评估加强对教育宏观管理;在教育管理集权制国家,政府在“放权”过程中“总是对那些它负有责任的领域进行评估”。

基于以上,可以看出,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背景下,“第三方评估”将成为常态。

二、内外结合:自评以不变应万变

教育部下发《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通知指出,“引导和支持学校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切实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体系和运行机制”,同时,也指出“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通知这些描述表明,教育行政部门不在组织评估但质量保证责任不变。

这实际上是在回答一个问题,管办评分离后怎样评估——打破政府的垄断,但不是统统归于“社会评”,政府依然要承担其督导责任,最终形成“主体多元、形式多样、以外促内”评估制度。其中政府主要是加强督导,购买“第三方”服务;社会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对职业院校“把脉诊病”;职业院校加强自我质量保障,完善治理与管理体系,强化自评。

按照这一目标,首先要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科学的监测与评估制度;社会层面,要加强第三方评估机构建设,鼓励学校参加专门机构和行业组织的专业认证和评估,推进行业用人部门对专业教育的深度参与;院校层面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与自我监测评估体系。

这其中,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与自我监测评估是实现“以外促内”的核心。职业院校要根据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包括院系评估、学科专业评估、课程评估等内容。通过评估工作推进教学工作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从知识体系为中心到能力达成为中心;在管理体制方面形成内外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机制,建立持续改进的管理机制和质量文化。这也是国际质量保障与评估的趋势。

三、评研结合:评估与研究走向融合

评估工作与研究工作密不可分。如,英国“评估型政府”兴起,促进了“院校研究”,强调信息收集与政策规划功能。日本“第三方”学校评价催生了“院校研究”机构兴起。这些机构一方面协助外部对院校进行评估,另一方面组织院校自我评估。工作中他们特别注重分析学校各类数据信息,并参与教学改革与教师培训。

之所以说评估与研究密不可分,是因为评估的过程及其作用与教育研究有一致性,教育评估所具有

的研究功能,使教育评估与教育研究具有丰富的联系。例如,评估的对象(学校、质量等)存在着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评估方法、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评估结果及反馈等,皆与教育研究有诸多相同相近之处。同时,教育评估作为一门学科,本身也具有教育研究上的价值,是教育研究的一个领域。

从二者工作方式和目的上,也具有极强互补性。研究是发现问题,收集、分析资料,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活动过程。而评估的本质是价值判断,其基本活动包括信息收集研究,确保客观性;要进行价值标准研究,增强公正性;要进行价值判断方法研究,提高科学性。评估为研究提供丰富的“矿藏”。

因此,我们认为职业院校要借助评估工作,加强“院校研究”,进而推动学校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几个重大问题辨析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

一是学校与企业。如果说传统的教育机构仅是指学校的话,那么从职业教育跨界的角度出发,企业也应该是一种教育机构。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跨界的教育,在办学制度层面,跨越了企业与学校;在人才培养层面,跨越了工作与学习;在社会功能层面,跨越了职业与教育的疆域。所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必须有跨界的思考:只有跳出教育看教育,才能逐步形成“合作办学求发展、合作育人促就业”的良性机制。传统的教育机构,指的仅仅是学校。这是一种局限于学校教育的定界教育思考。对职业教育来说,除了学校,企业成为另一个不可替代的学习地点。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要将企业营利的功利性与学校与人的公益性结合,就必须使企业认识到,企业不只是一个职业教育的参与者而是一个参加者,不只是一个职业教育的旁观者而是一个举办者。因此要结合中国国情,建立“教育性企业”制度,以赋予有资格的企业以教育机构的地位,将大大提升企业行业参加办学的积极性,为职业教育的发展,破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及知行合一的难题,开拓一片新天地。

二是层次与类型。如果将人的社会分工视为层次进而确定教育层次是一种非平等的观点的话,将人的社会分工视为类型来确定教育层次更加平等、更加准确。教育类型指的是基于相同教育特征的教育种类,突显的是教育的生存权;教育层次则指的是基于递进教育结构的教育范畴,突显的则是教育的发展权。技术工人、技师、技术员、工程师、科学家,若我们将社会分工和人才培养基于这样一种层次观来定义教育的层次的话,就会认为培养技术工人、技师、技术员的就是低层次的教育,培养工程师、科学家的就是高层次的教育,拿人才的社会分工框定教育层次的高低。如果变成人才分工的类型观,会更加平等。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都有其姓:“职”,职业属性使得其在国民教育系统中具有类型的不可替代性;而强调教育类型中的教育层次,突显的则是教育的发展权,由此,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又都有其名:“初”“中”“高”,教育属性使得其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层次的不可替代性。层次结构的有序性及其差别性,又处在统一的类型特征之中。

三是升级与升格。如果说升格是普通教育关于教育发展层级的话语语境的话,那么升级则是职业教育关于教育发展层级的话语语境。中国正面临着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所带来的机遇。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特别是以数字制造如3D技术,以及新能源、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要求中国经济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逼迫着中国经济必须升级。经济发展的升级靠传统的第一次人口红利,即低技能、数量型的人口红利来促进经济增长已难以为继,但通过挖掘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因素,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即高技能、质量型的人口红利,将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也正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因为产业的升级拉动了职业的升级,而职业的升级又催生了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升级。这意味着,职业教育升级的动因不应只是一个基于封闭的“学校围城”里的学历“升格”,而应该是在学校围城之外,伴随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升级的立体拉动所产生的,有着更广阔的“升级”前景。升级版的中国经济,呼唤着升级版的中国职业教育。这个升级应该是质量的升级、内涵的升级、观念的升级。所以,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之时,更多地强调职业教育的升级,具有比“升格”更大的张力,更多的空间,更多的愿景。

四是分离与融合。如果说长期以来采取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与就业服务的分离式的“条条”管理体制的话,那么强调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与就业服务的整合而采取“块块”管理体制将更加有效。劳动制度与教育制度的分离,行业和企业的缺位,使得职业教育的办学缺乏劳动市场与职业预警的有效调控引导,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施困难重重,劳动市场的信息资源、学校的教育资源与行业企业的实训资源,都无法实现综合配置,现有《职业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相关条款和规定都很难落实。这就是所谓“条条”管理,也就是纵向的分割的专业部门管理体制的弊病。显然,“条条”管理的两套体制:分属于国务院不同部门的职业学校体系与职业培训体系,已成为束缚职业教育发展的桎梏,必须在管理体制上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以使职业教育“上台阶”,真正发挥助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作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上台阶”,要改变目前职能交叉和供需脱节的弊端,尽快实现“块块”管理,即实施横向的综合部门管理体制。由此应该设立“国家职业教育总局”,其职能是:制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战略发展规划,制定职业教育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发布劳动市场需求与职业预警等;其目的在于统筹教育行政部门、劳动人事部门和专业部委、行业协会及企业的相关资源,实现人力资源培养和使用的综合配置、协调发展,这里还要发挥工会、妇联和企业行业参与并参加职业教育管理的作用。

五是封闭与开放。如果说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仍然是基于职前“一条路走到黑”的“直通车”式的封闭体系的话,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前与职后融通而基于终身教育的“立交桥”式的开放体系将更科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该具有大视野,应涵盖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但是,职业教育的现状离升级版的中国经济的需要还存在很大差距,还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用人的劳动制度与育人的教育制度的分离;二是职业资格证书与教育学历证书的分离,制约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职业生涯阶段论表明,世界上大多数职业的初始就业年龄在15~24岁之间,因此保持中等职业教育的相当规模,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欧洲工业发达国家一贯坚持的国家战略。但一个人的生涯发展又不是“断头”的,要从终身学习的角度去建立一个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教育要随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输送相应资格的人才,也要随时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继续或重新接受教育。由此,借鉴国际成熟的经验,构建中国自己的“国家资格框架”,就会使得这一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能实实在在“落地”,从而进一步使得用人与育人、资格与学历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这是一项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制度支撑,是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制高点的长远的战略决策和重要措施。

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现代职业教育的深度思考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俞仲文)

作为长期在职业教育一线工作的老兵,我主要从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现代职业教育的角度,来探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与治理结构的现代化问题。

一、关于职业教育本质的再思考

战后职业教育对人类社会发展有两次巨大贡献,一次是德国职业教育,创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奇迹;另外一次我认为是我们中国人正在做的,即通过职业教育将巨大的人口包袱转化为巨大的财富,支撑我国30多年的高速发展,从而创造了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实现经济腾飞的一个契机。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历程对于全世界来说,是一个宝贵的经验,所以,我们有责任把它总结好、发展好、巩固好。

2014年我国发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要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认为这个目标提得非常有意义、非常振奋人心,但时间比较仓促,我们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我们还有很多方面的误区和问题要加以解决,其中之一就是关于职业教育本质的认识。

我认为,职业教育既是职业教育,又是技术教育,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像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职业教育是面向岗位或岗位群的,它的重点是提升劳动者履职或者是履岗的能力;技术教育是面向技术全过程的,是提升劳动者技术应用、技术革新、技术改良的能力,即提升劳动者的技术素养。所以,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是不同的,否定技术教育的独立存在,不仅会影响职业教育的水平,而且还会影响到所培养的人才是不是一流,是不是能承担起中国崛起的历史任务。

二、关于职业教育必须与技术技能相适应的再思考

不能简单地把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能否零距离对接现在的岗位或职业,当作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因为职业教育跟所有的教育一样,不仅面向现在,而且是面向未来的;不仅要学生适应今天的岗位、工作或者职业所包含的技术要求,而且还要让他们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需求。用这样的思路和原则来设计专业、建立课程体系及教育内容,这是我国职业教育是否真正现代化的衡量标准。伴随中国制造向合格制造、精品制造、优等制造的转变,我国职业教育也必须从低端的职业教育向精品职业教育、优质职业教育不断迈进。

三、关于培养规格的再思考

我认为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对职业教育培养规格的重新定义。即从原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变成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它不仅是中高职相互区别、相互衔接的核心指标,而且是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升级的重要指标。我认为,中职主要培养操作技术型人才,而高职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即以培养一定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管理能力为主要指标。那么,如何使学生具有技术应用、技术改良和技术革新的能力?如何在培养方案上把它体现出来?这是当前我们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面临的巨大挑战。

四、如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首先要解决理论适度和适当强化技能训练的关系。职业教育要面向现实、面向未来,从同时进行技能训练、技术训练,来更新我们的实践教学内容、更换我们的评价标准;从实物教学为主,到同时嵌入创新教育来更新我们的教学内容。我们不能只是技能训练,还要培养学生项目制作的能力;既要看取证率,又要看学生技术应用能力。

五、职业教育是否也是创新教育的再思考

进入“十三五”,创新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未来5年,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价值体现和延伸,离开了创新历史就会重复。在新时期创新教育已经不再是一门课了,而是一种方式。当前,我认为职业教育本质上还不是创新教育,职业教育和创新教育割裂、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割裂、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割裂、创业知识与创新实物割裂、创业实物教育与创新思维培养割裂。这要求我们应全面引入创新教育,呼唤职业教育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六、关于互联网+时代对专业建设的巨大冲击

互联网+时代对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将产生巨大冲击,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大课题。如果离开云计算、电商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专业建设与三大技术的跨界融合就很难叫优质;人才质量离开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与提升,就不能称得上一流。那么,如何将互联网+各种产业的产业化发展思路,转变为互联网+各种专业的专业建设新思路,这是当前我们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大课题。

七、建立职业教育完整体系的再思考

经过努力,我们职业教育已经有了包括中职、专科、本科、研究生在内的板块,但是虽然理论上提出来了,实际上并没有解决,我认为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所在。所以,我建议要采取用优质职业教育、职业院校来兼并重组地方本科院校,让高职本科板块快速健康成长起来,否则我们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很难实现。

八、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创新

职业教育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产业,要开放政策,鼓励更多的行业企业和职业资源、社会资源向职业教育归集。我建议采取各种形式,建立各种各样的产业学院,来解决上述问题。

建立与职业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贵州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总督学邹联克)

从我们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来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实际上是有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保护机制,解决财政投入的问题;第二次层次,建立受教育者合理分担的分担机制;第三个层次,解决其他多渠道进行筹措的经费投入机制。我主要以贵州为例,谈谈建立与职业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厘清两个概念

首先,有两个概念必须厘清。第一个概念是关于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我认为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是适应需求、相互衔接、多元立交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升级版。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应该包括教育资产的现代化、办学条件的现代化、管理水平的现代化、教育质量的现代化,以及法制保障的现代化。这个法制的保障自然也包括了经费投入的保障。同时,我们还必须对“适应需求”加以审视。我理解所谓“适应需求”,指职业教育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的需求,也要适应人的成长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从另一个角度看,我认为“适应需求”指我们整个的制度设置和经费的投入,也要保证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

第二个概念是关于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我认为保障机制就是一个体制和机制的问题,它是管根本的、管长远的一种制度的设计和政策的制定,只有从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上给予保障,这种机制才是根本的。

二、7个方面的探索

基于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贵州主要从以下7个方面做了探索。

一是强化法制保障。去年,我们修订通过了贵州省职业教育条例,在这个条例中明确规定了怎么解决投入的问题。这也是全国职教会议以后全国第一家地方性的职业教育法规。在这个条例中,把经费投入的导向作为重要内容,在很多地方都明确了对于政府和学校,以及学校班子投入的责任,明确了投入资金的来源。

二是落实专项投入。贵州省市县三级财政都设置了专项资金,全面落实了职业教育的政府推动。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十二五期间贵州省级财政投入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平均一年是10亿元以上,省市县三级投入在职业教育的总的建设资金是150亿元,平均一年是30亿元。

三是压缩行政开支。2013—2015年我们压缩行政经费的开支,用于支持教育5+3计划,特别是用于中职学校的建设。从今年开始,进一步提高了压缩行政经费的比例,我们压缩行政经费的6%来支持职业教育的扶贫和脱贫工作。据统计,3年来,我们压缩行政经费达到10多亿元。

四是解决好政府拨款。我们去年出台了高职拨款标准,2016年省内高职不低于1万元,2017年不低于1.2万元,包括一些民办学校也享受了这个政策。

五是完善资助政策。十二五期间,贵州省投入的资助资金有35亿元,用于中职免费的资助。省级设置了专项经费,用于精准脱贫。在国家免费,给予学校资助的前提下,我们省又进一步给予学生助学金的资助,每个学生每年是1 000元,同时,还免除了学生的住宿费和书本费。此外,还通过一些专项活动来解决贫困孩子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通过职业教育实现职教育人、就业育人的脱贫理念。

六是化解建设债务。我们全省的高校债务大概有180多亿元,去年贵州省出台了解决高校债务的办法,180多亿元全是政府买单,其中也包括了我们高职院校。今年我们还要出台帮助中职化解债务的政策,保证学校的发展没有沉重的负担和后顾之忧。

七是支持民办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贵州省出台了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完善公共政策和扶持政策,落实教育用品、税收优惠政策,拓宽投资渠道,支持民办职业院校发展。目前,贵州省有民办高职5所、民办中职学校16所,在校学生6万人。这些政策能够帮助民办职业学校的学生。

2012年以来,我们通过采取3个层次的7项措施,实施了标准化职业院校建设、示范职业院校创设、职业院校园区建设等,用集中攻坚的办法解决职业教育办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到现在为止,贵州省整个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同时,贵州职业教育的升级,不只是办学条件的升级、教学设备的升级,还是一种思路理念和发展路径的升级。

三、解决3个层次的问题

总体而言,我认为职业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的问题,就是在法制性的背景下,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为保证,解决以下3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个层次,要制定政策,构建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对职业教育投入的比例,职业教育应该是普通教育的2倍到2.5倍,要确确实实保证对整个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同时,在经费的投入保障上,还要建立一种可持续的机制。

第二个层次,要拓宽渠道,形成职业教育经费的合理分担机制。要不断降低学费在职业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例,切实让职业院校通过财政多渠道的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个层次,要加强领导,制定并完善经费和学生资助体系。这个我们目前已经开始建立了,基本上让所有愿意接受职业教育的孩子不会因为钱的原因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此外,我们的投入经费还争取多渠道的支持,今年得到了亚洲开发银行10亿人民币的支持。必须要强调的是,我们投入制度的建设必须在一定的监督管理下才能有效实施。我们既要制定一些体制机制的制度设置,还必须要有一些监督管理制度,这样才能让制度设计取得实效。只有制度设计好、监督管理好,才能确保我们政策的可行、可持续、可有效运行。

华为人才战略与校企合作实践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BG中国区培训与认证部副部长卢鹏)

华为是ICT(信息通信技术)的供应商,现在有6万多员工,在全球的170多个国家开展工作。目前,华为在世界500强里排名第288位,在全球有36个联合创新中心、16个研发中心,是一个非常重视研发的企业。

在20多年的发展中,华为一直保持持续有效增长。2015年,华为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 950亿元,中国区占42%,58%在海外。企业业务也是加速增长。近几年,华为一直在研发方面进行持续投入,每年超过10%以上的销售收入用于研发。近10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 400亿元。我们参与300多个国际标准组织、产业联盟等,获得了280多个重要组织的认可,截至去年年底,累计提交标准化提案超过43 000件。华为累计获得专利授权超过5万件,在中国申请的专利525 50件,海外专利申请30613件,这些绝大多数是发明专利。

从整个产业的角度上来看,整个的ICT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0—1995年,办公自动化是其主要特征;第二个阶段是1995—2010年,互联网在各行各业大量应用,ICT改变了商业流程;第三个阶段是2010—2025年,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ICT系统成为生产系统的核心。

新ICT,基于技术创新,打造开放平台,构筑合作共赢新生态。一是技术上的创新,像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化等,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二是打造一个新平台,开放、灵活、弹性、安全,包括产业链人才平台,这对于整个产业链来说非常关键;三是构筑合作共赢新生态。华为所处的ICT行业,有非常多类型的企业,如软件供应商、开发商,以及帮助我们进行销售、服务的团队,整个这些加起来会形成一个生态圈,所以,从人才的角度来说,我们要解决的是整个生态圈的需求。

前年开始,我们提出一个战略,叫业务驱动的IT架构。华为整个的创新是以客户的应用需求为出发点的,我们做出来的产品、开发出的技术,怎么服务客户,中间需要很多的合作伙伴。目前,我们在中国的合作伙伴超过了8 000家,海外合作伙伴超过350家,通过认证的服务合作伙伴超过2 100家,整个加起来是非常庞大的一个群体。

到2020年,华为及整个相关的ICT产业链人员需求超过100万人。目前,华为公司每年校园招聘数量是8 000~10 000人,整个产业链的人才招聘每年超过15万人。所以,能否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的应用技术技能人才,是未来ICT第三阶段即新ICT成功的一个基础。

《华为社会责任报告》指出,教育创造机会,支持教育发展是我们贡献社会的重要投入领域。华为在这几年有两个计划,即华为人才联盟、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HAINA)是华为公司主导的校企合作计划,旨在面向在校大学生,传递领先的ICT产品技术与知识,为社会及ICT产业链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华为人才联盟是由华为公司发起,以促进ICT人才供需交流为目标,为华为合作院校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为华为合作伙伴及用户输送合格人才的服务平台。目前,这些合作都在很好的运作。去年我们举办了线上的招聘会,还举办了7场线下招聘会,效果非常好。

从华为网院来看,目前我们面向全球开展校企合作,构建ICT人才培养体系。在中国我们已经有162家,包括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信息职业学院、上海电子信息职业学院等。还在东南亚、中东、俄罗斯、欧洲、非洲、澳大利亚、拉美,我们都和当地的院校或者职业训练局牵头开展校企合作。

华为认证打通ICT人才评价标准。我们根据ICT的技术和实体的技术类型,将ICT人才分为3个层次的认证,即工程师、中级工程师和专家。获得HCIE认证毕业生第一年薪酬达10万元以上。华为网院注重师资培养,目前,已经有300多名教师通过了相关方向的认证。

另外,我们在教材与实验模拟软件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工作。华为认证系列教材目前在整个ICT的学习领域,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华为eNSP模拟器也已广泛用于院校课堂。

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我们提出“开放使能平台eSDK项目”,鼓励创新与创业。目前,分成四大方向,12个大项目,包括云计算、物联网、企业移动安全,等等。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一个项目,能帮助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提升学生未来创业成功的概率。

我们认为创新型应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从技术的发展方向来看,技术的发展方向就是融合,我们要培养一专多能的融合性人才。经常有人问我如何建设特色的ICT专业,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需要大家一起来探讨。因为ICT技术本身必须要跟各个行业去结合、去对接,才能够发挥它的效益。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路径,ICT技术应用具有显著行业化特征,院校应与行业最终用户对接。此外,中国作为ICT技术输出国之一,华为海外网院积极与国内联动,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同时,在校企合作方面,我们也想到了1+1+1+N的思路,就是一个学校加上华为,再加上华为的培训或者教育的合作伙伴,同时,再加上N家当地的华为用人单位合作伙伴,一起来做这件事情,可能能够解决人才的输送问题,包括一些师资的问题,等等。最后,我们也希望能够建立专家教学指导机制,成立华为网院教学专家指导委员会:院校骨干+教育专家+企业专家,协助对网院教学内容设置与教学质量改进进行规划与评估,协助华为确定校企合作投入方向等。

总之,华为愿意发挥ICT行业龙头企业特点与院校联手,培养多层次创新型应用技术技能人才,共建更美好全连接世界。

加快推进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刘立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全球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的交流格局。与此同时,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总体还较低,国际能力在人才培养方面仍是薄弱环节,国际合作交流规模相对于职业教育规模极不相称,合作交流水平有待提高。面对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大势,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坚持以开发促改革,促发展,加快发展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国际能力。

一、全球化深入发展,职业教育国际化以及国际能力培养成为国际共同关注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生产要素和人才流动规模日趋扩大,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外语能力、国际专业能力(国际技术标准、国际法律、规则等),跨文化能力(对外国人文环境、社会文化背景等知识)为主要内涵的国际能力受到广泛关注。以提升职业人才国际能力为目标,职业教育国际化也受到越来越多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出台多个文件,2013年发布的《跨文化能力:概念与操作框架》,2015年出台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的建议书》《教育2030行动框架》都倡导加强学生跨文化能力等国际能力培养,加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欧盟大力提升学生国际能力。一是将外语能力作为终身学习关键能力之一,制订实施多语言战略。二是大力推进哥本哈根进程。2015年,欧洲33国共同发表《里加决议》,强调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合作,提高欧洲职业教育体系以及欧洲劳动力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欧洲职业资格在欧洲及全球范围的认可度。三是大规模开展职业教育师生交流。2014年起,在前期“达·芬奇计划”等多个计划基础上实施“新伊拉斯谟计划”,职业教育领域的目标是,至2020年资助65万师生境外学习。美国2006年起实施社区学院项目,国际化是该项目重点。2008年出台《提高国际开放程度以美国国家竞争力法案》,2012年颁布《通过国际教育和参与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美国教育部国际化战略(2012—2016)》。英国先后发布《将世界引入世界一流教育——教育、技能和儿童服务国际战略》《全球化:迎接挑战——英国继续教育国际战略》《国际教育:全球增长与繁荣》等战略文件,将国际化要求融入各级各类教育。德国先后制定实施《巩固德国在全球知识社会的联邦政府地位:联邦政府科学与研究国际化战略》《联邦科学和研究国际化战略实施计划》以及《非洲战略(2014—2018):非洲作为教育与研究伙伴》《中国战略2015—2020》《东盟职业教育:构建区域网络实现可持续增长》等战略文件,把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作为重要内容。专门出台《联邦政府关于统筹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战略》,系统规划,统筹推进职业教育国际推广。

二、中国深入融入全球经济社会进程,迫切需要加快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

中国经济社会与世界融合加深,国际能力日益成为工作生活的需要。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且融合深度和广度还在快速发展中。我国对外投资以及吸引外资规模,都居世界前列,并仍在快速增长。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商品贸易国,第二大服务贸易国。中国资本、商品和服务大规模流动,人们工作和生活与国外的标准、规则、人物语言、文化、观念等国际因素日益增加。国际能力越来越成为日常工作生活的需要,但国民外语能力、跨文化能力整体较弱、国际意识有待加强,必须重视并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国际能力的培养。随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和《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实施,职业教育需加大力度,培养国际化的职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此外,职业教育也可以作为履行大国责任的重要手段。将职业教育纳入对外发展援助合作,帮助对象国发展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同时还可为我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的目标地区培养当地人才,实现互利双赢。

三、统筹设计,突出重点,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

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必须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以促进内涵发展为宗旨,以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国际能力为目标,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

1.全面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国际能力

把培养国际能力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纳入教育教学标准和课程建设。加强涉外专业建设,提升培养兼具较高专业水和外语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加强职业院校外语教学,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和外语应用能力,抓好外语课程标准和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提升教师国际能力。将外语教师纳入教师培训,把国际能力作为教师培养培训内容。支持相关高校将国际能力培养纳入职业师范专业课程,培育一批双语专业教师。

2.建立完善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平台

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国际合作平台作用。巩固中德、中英、中澳以及中国与非洲国家职教合作成果,拓展领域、提升水平。把职业教育作为中外人文交流以及教育合作交流新内涵,积极培育合作交流窗口和基地。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合作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行动以及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广泛建立职业院校交流联系网络。加快推进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国际化进程。

3.构建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布局

紧密结合对外开放战略部署以及“一带一路”框架架构,结合区域开放重点和特点,形成区域特色职业教育国际化格局。服务内陆沿边对外开放,对接外向型产业集群,加强专业建设,打造若干沿边开放职业教育基地。全面提升沿海地区职业院校国际化水平,提升沿海地区学生国际能力,为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经济区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对接先进制造业,经济区主导产业,加强与德、美、法、日等先进制造国家职业教育合作,学习先进经验,提升专业教学水平。结合区域布局,支持相关职业院校拓展深化国际合作,打造若干高水平国际化职业院校。

4.整合资源,强化协作

强化资源整合,打造高水平国际化职业院校。综合利用中央和地方、教育内部以及外部多种资源,积极利用国家援外资金、相关企业资金,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范围内资源、平台和机制,重点打造一批高水平国际化职业院校。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走出去”,与目的地国家职业院校合作,对接企业需求,培养当地人才,促进合作院校改革发展,推介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经验。

增强协作保障。建立职业教育国际化协作机制。商务、外交、教育、地方、行业、企业以及职业院校共同参与协作机制。建立职业教育国际化信息服务中心,建设职业教育国际化信息文献资源平台。优先对接“一带一路”教育政策沟通,建立“一带一路”职业教育信息服务中心,开发“一带一路”职业教育文献资源库和网络平台,为国际化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